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工业知识 > 正文内容

厦门的工业有哪些

2021-11-18 13:33:39工业知识1

厦门的工业,萌芽于清朝末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清末一批华侨陆续在厦投资兴办了一些工业企业,如厦门电灯厂(1900年)、华宝制瓷公司(1904年)、淘化食品罐头厂等,这些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但形成了厦门工业的雏形。建国之前,厦门市是一个商业性消费城市,工业十分落后。解放以后,厦门工业总产值仅2503万元(按80年不变价);基础薄弱,总量很小。在1956-1958年间,又建立数十家公私合营或国有企业,使厦门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厦门地处海防前线,国家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投资,因此工业长期发展缓慢。原有的少数工业企业,在60年代后又几经起落,因而工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至198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9.4亿元(80年不变价)。1981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的批复精神,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729.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81年增长146.31倍,年平均递增24.2%(一)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下同)完成2026.91亿元,增长21.4%,高出年初预期目标(1955亿元)71.91亿元,超计划完成3.68%。产值规模名列全省第二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9%;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1位。全部工业产值完成2097亿元,增长21.3%。2、工业增加值完成516.25亿元, 增长20.1%;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29.1亿元,增长16.8%,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1.4%,比“九五”初期整整高出5个百分点。3、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887.11亿元,同比增长18.2%,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44.13%。4、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72.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85.44亿元,增长3.00%;其中利润131.56亿元,增长0.10%;全员劳动生产率97178.90元/人,同比提高4729元/人;工业品产销率99.18%,同比提高0.58个百分点,创历史以来同期最好水平。5、工业投资完成117.4亿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70%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增长3倍,主要由于嵩屿电厂二期项目建设,使得电力生产供应业投资大幅度增长。6、全社会用电量89.97亿千瓦时,增长18.5%。其中工业用电55.70亿千瓦时,占61.91%,增长2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43亿千瓦时,占17.15%,增长18.3%;建筑、交通、商业等其他各类用电18.84亿千瓦时,占20.94%。今年典型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61万千瓦,比上年高出37万千瓦。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造产值37.6元,居全省最高水平。(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1、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平稳快速。今年,尽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但全市电力供应和资金供给较为充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协调解决工业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对工业发展的服务环境更趋完善,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的态势,增长速度保持20%左右,并呈逐季加快之势。今年四个季度工业产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8.2%、20.1%、20.9%、21.4%。2、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2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规模以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96.55%,比上年高出1.35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56家,比年初多78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DELL332亿元,厦华104亿元)50-100亿元的企业1家,20-50亿元企业13家;全市上亿元的企业共有244家。四是150家重点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仍然较高,达76.66%以上。3、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工业产值1534.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73%;其中机械工业完成477.58亿元,占23.56%,增长15.0%;电子工业完成742.11亿元,占36.61%,增长17.6%;化工医药工业完成315.25亿元,占15.55%,增长18.3%。二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全年新增驰名商标有厦工等3个,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13个,省级名牌66个,国家级驰名商标7个。此外,去年,我市戴尔、翔鹭化纤、翔鹭石化等10家外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外资企业;金龙汽车荣膺“中国著名品牌200强”、“中国品牌年度大奖”等,并在海外通过了VCA认证,为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了通行证;翔鹭化纤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级技术中心认证。4、地产工业品出口稳定增长。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887.11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4.13%。从今年工业品出口形势分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传统出口工业品保持较好水平,彩电、运动器械、钢质集装箱等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增幅均超过100%。二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一批新的工业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如我市的金龙联合、金龙旅行车两家客车公司今年1-11月出口客车775辆4107万美元,预计全年可完成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倍。三是外资企业产品出口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2005年度,我市有戴尔、翔鹭化纤、翔鹭石化、夏新、厦华、TDK、金旅、联想移动、正新橡胶、ABB开关等10家外资企业进入全国外企500强。5、工业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总额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7.4亿元,同比增长21.84%,是我市工业发展史上最好的水平。二是一大批新建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全市32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0%。DELL二期、明达光电、嵩屿电厂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嵩屿二期第一台机组已经顺利并网发电;太古四期、娃哈哈热罐装、钙奶生产线、ECCO第一条鞋面底成型生产线、腾龙特种树脂瓶级切片、热煤炉工程投产、同集热电、新阳热电项目、明达玻璃浮法线和泓信差别化纤维等项目按期投产。6、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加快。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整合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启动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拉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机械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进展,20多项汽车及零配件项目开工建设。新建80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推出招商,其中火炬(翔安)产业区吸引了171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企业签订入驻合同。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湖里园、思明园、同安园9月15日以后也相继开工建设,签约入驻项目191家,总投资73.9亿元。7、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较高比重,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九五”末期高出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82%,超出同期GDP平均增速15.23%的水平2.59个百分点,比“九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84%提高了0.98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实现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继续提高。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税金超过50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四分之一左右。三是随着工业大发展步伐的推进,工业园区、通用厂房加快建设,新增企业投产,全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其中:截止11月底,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620家,就业人数达53.6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由此加速带动产品出口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8、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295起,同比上升47.09%;死亡303人,下降19.20%;受伤3206人,上升77.62%;直接经济损失2308.4万元,下降11.04%。事故和受伤人数两项指标较大幅度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统计口径与去年不同,范围扩大;二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交通安全事故呈大幅度上升。今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3630起,同比上升57.14%,占84.52%;死亡247人,占81.52%;受伤3163人,占98.66%。厦门现在以旅游业为主,不会造成污染的希望采纳

厦门的工业,萌芽于清朝末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清末一批华侨陆续在厦投资兴办了一些工业企业,如厦门电灯厂(1900年)、华宝制瓷公司(1904年)、淘化食品罐头厂等,这些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但形成了厦门工业的雏形。建国之前,厦门市是一个商业性消费城市,工业十分落后。解放以后,厦门工业总产值仅2503万元(按80年不变价);基础薄弱,总量很小。在1956-1958年间,又建立数十家公私合营或国有企业,使厦门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厦门地处海防前线,国家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投资,因此工业长期发展缓慢。原有的少数工业企业,在60年代后又几经起落,因而工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至198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9.4亿元(80年不变价)。1981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的批复精神,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729.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81年增长146.31倍,年平均递增24.2%(一)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下同)完成2026.91亿元,增长21.4%,高出年初预期目标(1955亿元)71.91亿元,超计划完成3.68%。产值规模名列全省第二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9%;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1位。全部工业产值完成2097亿元,增长21.3%。2、工业增加值完成516.25亿元, 增长20.1%;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29.1亿元,增长16.8%,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1.4%,比“九五”初期整整高出5个百分点。3、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887.11亿元,同比增长18.2%,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44.13%。4、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72.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85.44亿元,增长3.00%;其中利润131.56亿元,增长0.10%;全员劳动生产率97178.90元/人,同比提高4729元/人;工业品产销率99.18%,同比提高0.58个百分点,创历史以来同期最好水平。5、工业投资完成117.4亿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70%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增长3倍,主要由于嵩屿电厂二期项目建设,使得电力生产供应业投资大幅度增长。6、全社会用电量89.97亿千瓦时,增长18.5%。其中工业用电55.70亿千瓦时,占61.91%,增长2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43亿千瓦时,占17.15%,增长18.3%;建筑、交通、商业等其他各类用电18.84亿千瓦时,占20.94%。今年典型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61万千瓦,比上年高出37万千瓦。 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造产值37.6元,居全省最高水平。(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1、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平稳快速。今年,尽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但全市电力供应和资金供给较为充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协调解决工业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对工业发展的服务环境更趋完善,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的态势,增长速度保持20%左右,并呈逐季加快之势。今年四个季度工业产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8.2%、20.1%、20.9%、21.4%。2、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2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规模以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96.55%,比上年高出1.35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56家,比年初多78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DELL332亿元,厦华104亿元)50-100亿元的企业1家,20-50亿元企业13家;全市上亿元的企业共有244家。四是150家重点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仍然较高,达76.66%以上。3、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工业产值1534.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73%;其中机械工业完成477.58亿元,占23.56%,增长15.0%;电子工业完成742.11亿元,占36.61%,增长17.6%;化工医药工业完成315.25亿元,占15.55%,增长18.3%。二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全年新增驰名商标有厦工等3个,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13个,省级名牌66个,国家级驰名商标7个。此外,去年,我市戴尔、翔鹭化纤、翔鹭石化等10家外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外资企业;金龙汽车荣膺“中国著名品牌200强”、“中国品牌年度大奖”等,并在海外通过了VCA认证,为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了通行证;翔鹭化纤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级技术中心认证。 4、地产工业品出口稳定增长。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887.11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4.13%。从今年工业品出口形势分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传统出口工业品保持较好水平,彩电、运动器械、钢质集装箱等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增幅均超过100%。二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一批新的工业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如我市的金龙联合、金龙旅行车两家客车公司今年1-11月出口客车775辆4107万美元,预计全年可完成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倍。三是外资企业产品出口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2005年度,我市有戴尔、翔鹭化纤、翔鹭石化、夏新、厦华、TDK、金旅、联想移动、正新橡胶、ABB开关等10家外资企业进入全国外企500强。5、工业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总额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7.4亿元,同比增长21.84%,是我市工业发展史上最好的水平。二是一大批新建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全市32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0%。DELL二期、明达光电、嵩屿电厂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嵩屿二期第一台机组已经顺利并网发电;太古四期、娃哈哈热罐装、钙奶生产线、ECCO第一条鞋面底成型生产线、腾龙特种树脂瓶级切片、热煤炉工程投产、同集热电、新阳热电项目、明达玻璃浮法线和泓信差别化纤维等项目按期投产。6、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加快。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整合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启动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拉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机械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进展,20多项汽车及零配件项目开工建设。新建80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推出招商,其中火炬(翔安)产业区吸引了171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企业签订入驻合同。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湖里园、思明园、同安园9月15日以后也相继开工建设,签约入驻项目191家,总投资73.9亿元。7、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较高比重,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九五”末期高出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82%,超出同期GDP平均增速15.23%的水平2.59个百分点,比“九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84%提高了0.98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实现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继续提高。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税金超过50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四分之一左右。三是随着工业大发展步伐的推进,工业园区、通用厂房加快建设,新增企业投产,全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其中:截止11月底,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620家,就业人数达53.6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由此加速带动产品出口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8、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295起,同比上升47.09%;死亡303人,下降19.20%;受伤3206人,上升77.62%;直接经济损失2308.4万元,下降11.04%。事故和受伤人数两项指标较大幅度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统计口径与去年不同,范围扩大;二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交通安全事故呈大幅度上升。今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3630起,同比上升57.14%,占84.52%;死亡247人,占81.52%;受伤3163人,占98.66%。厦门现在以旅游业为主,不会造成污染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fwyzc/gyzs/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