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1.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如服从组织管理、积极做好防护、加强自身防护知识等。
2.二级预防:通过早期发现、诊断、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如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防治对策等。
3.三级预防: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疾病恶化及复发。
二、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职业病预防需要采取措施:
1.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各级政府应将职业病预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用人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要制定规划,有计划地改善职工的生产工作环境和条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劳动者依法享有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国家应保障其权益不受侵害。
2.认真做好前期预防工作。工作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必须进行职业危害评价,并向有关部门提交预评价报告,提出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运行、使用。
3.国家对存在放射性及高毒、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因素的工作场所实行特殊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用人单位和个人。
4.生产、经营、进口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设备,必须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卫生防护和应急措施等内容。生产、经营、进口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等原材料的,除提供中文说明书外,产品包装应当有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新原材料应当附有由取得相应资格的技术机构出具的毒性鉴定报告书。
5.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危害档案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建立健康监护制度,记录其职业病接触史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同时,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调离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岗位也要进行离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
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教育制度,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健康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7.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三、职业病预防治理措施?
职业病预防的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如服从组织管理、积极做好防护、加强自身防护知识等。
2.二级预防:通过早期发现、诊断、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如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防治对策等。
3.三级预防: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疾病恶化及复发。
职业病预防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标准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标准预防主要措施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为预防医源性感染和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 洗手:医务人员需要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过程中等多个时间点进行洗手,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2.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防止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传播。
3. 消毒和无菌操作:医疗器械、设备、床单、衣物等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以避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4.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需要分类处理、密闭运输和安全处置,以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5. 空气处理和通风:医疗机构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条件,以减少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数量。
6. 患者隔离:对于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以上是标准预防主要措施的一些内容,具体实施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
五、工伤预防措施包括那些?
1.加强教育培训。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安全生产。
2.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组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安全标准,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做到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3.加大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的意识,对不同的岗位应专人专岗。
4.制定技术规范。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职业安全卫生角度进行计划、设计、检查和定期保养,制定技术规范,明确操作方法。
5.严格作息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6.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噪音、辐射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7.提供防护用品。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切实做好工伤预防工作。
8.经济杠杆激励。通过实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建立一种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机制。
六、企业如何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
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加工生产的工序和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很多企业难免都会发生工伤事故,据统计,在珠三角有71.8%的企业发生过工伤,仅每年发生在珠三角的断指事故就多达3万宗,而且,事故多集中发生在五金、制造企业。对于因工伤产生的经济补偿,只要不是职工醉酒、自残自杀或故意犯罪产生的,在处理事故时是不会考虑劳动者的过错,也就是工伤事故的发生虽然是因为职工疏忽大意而产生,但企业仍要对工伤职工进行经济补偿。因此,企业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关系到企业能否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避免职工受到工伤伤害。
一、对职工特别是新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工伤事故都是因为职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意识较差造成的。一些新进入企业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对所要从事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操作是十分陌生的,因此,新进入职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显的十分重要。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违章行为发生,维护生产秩序。
二、完善科学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企业要想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建立标准化作业制度,对职工要经过培训后方能持证上岗,用科学的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三、及时发放配备劳动保护用品。企业对一些特殊岗的职工,要及时发放手套、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向职工配备这些用品不是一种福利,而是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一种预防措施。在向职工发生这些劳动保护用品时,应同时建立相关保管、使用、回收制度,确保劳动保护用品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工作时应考虑职工身体承受能力。少数企业在安排生产时,为了赶工期尽早出货,往往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在连续疲劳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作为企业要防止因疲劳工作产生工伤。五、定期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因生产设备的原因发生事故。企业的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损坏或老化,及时检测和维护生产设备是可以避免一些事故产生。同时,对生产车间等场所的硬件设施也要进行安全检测,避免不必要事故产生。六、积极参加企业工伤保险,减少工伤事故带来的损失。尽管企业采取了预防工伤事故的措施,但仍可能会发生工伤事故,为了减少工伤事故对职工个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企业因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就应参加企业工伤保险统筹。所谓工伤保险,就是当企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来对受伤职工时行经济补偿,这样就分担了企业的经济压力。但企业没有依法办理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事故时,全部费用就要由企业来承担,这样对企业而言就得不偿失了,因为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工伤的可能性相比其它企业要高很多,因此,通过加入工伤保险来分散风险对企业来讲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调整工伤事故的法律主要是国务院通过《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事故、工伤保险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另外,《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也对企业不依法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费规定了职工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曾经发生过个别极端的事件,企业没有依法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伤残职工因得不到工伤赔偿而与企业发生严重冲突的刑事案件。企业积极参加企业工伤保险,可以合理分散工伤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生产经营秩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七、适当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分担企业和职工的经济负担。一些企业由于客观情况,例如刚刚进入企业的员工,企业尚未决定是否录用等情况下,无法为该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的商业保险,万一发生工伤事故,也可以分担企业和职工人经济负担。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也可能考虑为已经办理了工伤保险的职工,同时发生意外伤害概率比较高的岗位的职工,额外办理商业保险。
七、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区别?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不同之处如下:
1、意义不同:预防措施是揭示不合格和导致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发生。纠正措施:消除已经发现的不合格的系统原因防止再度发生;
2、对象不同:预防措施是不合格潜在但未发生。纠正措施是不合格已发生;
3、过程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一般需要很长时期才能够看到效果,是不合格产生之前防范。纠正措施是从根本上消除不合格根源,通过跟踪验证才能看到效果,是不合格发生之后的事后防范;
4、作用不同:预防措施能彻底避免不合格发生。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文件、体系等方面的更改,切实有效地纠正由于从根本上消除了不合格产生的根源,可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1ec08fa513d269724539a8f5bfbb2fb4216d864
八、预防近视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有很多,常用的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改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
1、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在户外阳光下进行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可以每天运动半小时,有利于预防近视眼。
2、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是长时间、近距离以及不规律的使用,导致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要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建议每隔一小时,就休息一会。
3、改善生活习惯:建议不要长时间书写、阅读,以免造成眼睛的疲劳,眼睛的疲劳也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长时间用眼后,可以通过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睛的疲劳,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饮食调理:建议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对预防近视眼也是有效果的
九、预防职业病的诗歌?
以下是一首预防职业病的诗歌,供您参考:
职场路上步履匆匆,健康在工作中才最重。
劳动创造了我们的价值,也会让身体患病困扰。
预防职业病,须知健康重,工作场所卫生好,身体健康才能保。
要做好防护,保护身体好,远离职业病,健康在自己手中握。
这首诗歌简洁明了地表达了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了健康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职场卫生和做好防护。通过诗歌的形式,可以更生动地向人们宣传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十、怎么做好数控车职业病预防措施?
1.
合理布局: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
2.
防尘:铸造应尽量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是铸造生产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岗位,应予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并做好个人防护,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3.
防毒及应急救援: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苯等剧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如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装和使用胶黏剂岗位,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噪声控制: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5.振动控制:振动是机械制造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或实行轮换操作。
6.射频防护:应选择合适的屏蔽防护材料,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离隔离防护和时间防护。
7.防暑降温: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夏日高温防暑降温工作。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