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机械通风是近代工程技术对储粮的一大贡献
储粮通风技术是近代工程技术对粮食储藏的一大贡献
(1)它不但减少了许多化学药剂的使用,还增强了储粮的稳定性。
(2)目前,机械通风技术已经普遍使用于各个粮食企业,甚至是个人企业,特别是在目前粮食市场大变化、粮食收购水分过大的背景下,机械通风在储藏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粮食部门每年收获的粮食约20%以上属于高水分粮,约2500万吨左右。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既是粮食主产区,亦是粮食主销区,江苏的国家大型粮食储备库以储藏稻谷为主,同时每年还从北方收购大量玉米作为饲料和工业用粮。计划经济年代,在行政干预和国有粮企独家经营条件下,晚稻收购入库时,水分一般可控制在14%左右,不需干燥可直接入库储存。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逐步放开,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已形成,粮食市场多渠道的激烈竞争,导致农民晒粮积极性不高。因此,国有粮食企业很难收到安全水分(14%)以内的稻谷,只好随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将稻谷收购水分放宽到16%~18%;另外,近年从北方收购的玉米水分都偏高,一般在15%~18%。粮库对预贮藏的高水分粮的干燥任务越来越重,也对粮食储藏干燥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水分粮食会在很短时间内导致粮堆发热,严重时候产生霉变,直接影响粮食的食用品质。对于我国北方的粮食,水分含量相当大,依靠自然风干晾晒已经不适应粮食生产发展的速度,粮食干燥降水是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储粮技术所面临的首要任务。采用高温烘干虽然在过去的历史上发挥了保粮的重要作用,但有损原粮品质,不利于延缓陈化,而增加缓苏流程又导致成本过高。利用机械通风系统,可以对储备粮进行降温、降水,有效地减缓粮食自身呼吸,促使后熟完成,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防止粮食出现品质劣变。就仓干燥采用的主要是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主风道放在粮面上,支风道与立于粮堆中的通风管组连接,支风道之间的距离可由软风道随意调节,通风管在粮堆内的深浅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使用这种通系统可解决通风干燥不均匀、底层过干燥及死角等问题。就仓干燥因不受场地的限制,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劳动强度小等优点,研究与推广该技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安全,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就仓通风是一种缓速、慢效的过程,工作周期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小时,故对高水分粮食需及时通风处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多数情况是对粮食进行降水降温处理,但在粮食通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粮食在储藏期间要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降湿,在此过程中粮食的水分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粮食水分与粮食储藏的稳定性、保鲜效果、粮食品质及仓储部门的经济效益等均密切相关,根据粮食储藏、调运、加工及消费等环节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一般应该维持粮食储藏期间的低水分和粮食销售、加工等环节的适当水分,这就要求在出库前对储粮进行适当调质通风,并确保后续储藏过程中和粮食轮换过程中的粮食安全(田书普,2007)。因此,为适当增加粮食水分、保证粮食的食用品质,利用就仓通风系统提粮食水分的方法日益被一些仓储企业接受并采用。通过对粮仓内输入湿空气,利用热质交换原理对粮食进行湿化处理,提高粮食水分含量至适当水平,保证粮食的食用品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