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制冷系数(制冷系数的取值范围)
<h2>1. 制冷系数的取值范围</h2><p>额定工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summated refrigerat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p><p>在额定工况下,以电为能源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或风冷式的风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p><p>【条文说明】</p><p>2.0.11额定工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p><p>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是终端能源消耗为电的冷源系统单位耗电量所能产出的冷量,反映了冷源系统效率的高低。</p><p>终端能源消耗为电的冷水机组(离心机、螺杆机、涡旋/活塞机等)的综合制冷性能系数 SCOP 可按下列方法计算:</p><p>SCOP= Q_c/E_e (1)</p><p>式中:</p><p>Q_C——名义工况下,冷源输出的冷量(kW);</p><p>E_e——名义工况下,冷源的耗电功率(kW);</p><p>对于离心机、螺杆机和涡旋机, Ee 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及冷却塔的耗电功率。</p><h2>2. 制冷系数可以等于1吗</h2><p>制冷系数ε=q/w,其中,q为制冷所消耗的功,w为理论功耗,q=cΔT,w=q放-q吸,而且制冷系数是可以大于1的,因为实际的制冷系统中有一个与外界大气相通的热交换过程(既压缩气体后会向外界释放能量,再用释放后的气体制冷),在与大气进行热交换之后移去部分因压缩造成的温升热再进行膨胀制冷,这时温度就会更低,制冷系数便大于1 </p><h2>3. 制冷系数用什么表示</h2><p>冷库制冷量的简易计算公式: </p><p>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钟)×60÷0.86(系数)=(W)</p><p>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小时)÷0.86(系数)=(KW)</p><p> 1、如60立方米的库房,需要制冷温度-18℃,不考虑其它因素,需要用10P压缩机的制冷量(并计算出每立方需要多大的制冷量)。</p><p>2、风冷式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 ㎡</p><p>3、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比例一般为:1:15,如风冷式冷凝器为300㎡,水冷式冷凝器则为:300÷15=20㎡。冷却水质差可适当缩小比例至1:10左右。</p><p>4、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风冷式蒸发器(冷风机)的配比一般以压缩机的制冷功率相近。</p><p>5、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蒸发器采用吊顶铝排,按库房底面积的两倍配置即可(即库房底面积X2)。</p><p>6、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蒸发器至少要分2路(2组),每组(路)的热力膨胀阀阀芯比压缩机的匹数小一号配置。膨胀阀的配置是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确定的,无需放大20%。</p><p>7、铝排蒸发器,应该按照库房容积的大小(即制冷量的大小)分组安装,一般3~5P制冷量为一组。膨胀阀则按蒸发组配置。</p><p>8、铝排蒸发面积固定不变,只增大压缩机,虽然单位制冷量增大了,换热速度加快了,但整体换热量是根据蒸发面积进行的,不可能就能因此变成速冻库。</p><p>无论何种品牌的压缩机组的选型,都是根据冷库的蒸发温度、冷库有效工作容积来确定,另外还要参考冷冻/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等参数。</p><p>通常高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p><p>中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p><p>低温活动冷库压缩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300-800W之间。</p><h2>4. 制冷系数怎么计算</h2><p>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p><p>2.空气冷却:QT=0.24*∝*L*(h1-h2) .</p><p>3.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p><p>4.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p><p>5.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p><p>6.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p><p>7.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p><p>8.制冷效率 —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p><p>9.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p><p> (1)1千瓦=860千卡/小时。</p><p> (2)制冷量以千瓦为单位,耗电量也以千瓦为单位。</p><p> (3)制冷量不等于耗电功率,前者大于后者,其倍数决定于能效比。</p><p> (4)能效比=制冷量/制冷运行所消耗的电功率</p><p> (5)能效比越高,耗电量越小。</p><p> (6)不要把制冷量与耗电功率相混,真正计算用电多少的是耗电功率</p><h2>5. 制冷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h2><p>制冷量除以功率就是制冷系数,制冷系数越高,效率越高,IPLV其实并不准确。要测试螺杆机效率可以跟据进回水温差和流量这个水泵,水管上都有的温度计,流量计的吧,还有压缩机输入功率和电流可以得出制冷系数。</p><h2>6. 制冷系数的取值范围是</h2><p>普通制冷机制冷系数</p><p> 这是一个与制冷剂类型和操作条件有关的系数,理论性能系数可达2.5~5。因为这个参数是用同一单位的输入输出比来表示的,所以它是一个无量纲数。</p><p> 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用热力系数(热比)来表示这一特性,这与制冷性能系数的含义是一致的。</p><p> 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在美国也有使用,国内技术界称之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数。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单位:BTU/h)与总输入电功率(单位:W)的比值。</p><p>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计算中使用了不同的单位,所以得到的值是不一样的。例如,当kcal/h和W分别表示制冷量和输入功率时,cop=1;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即W)时,cop=1.16;当分别使用BTU/h和W时,eer=3.97。</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