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健康演讲(制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h2>1. 制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2><p>一般家用可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00W来计算空调的大小(其中制冷在130-180W,制热在150-200W),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房间的密封保温性能、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单纯地制冷,空调可适当小一些。 1匹空调(制冷量2500W)的覆盖面积是12-18平米。</p><p>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p><p>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p><p>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p><p>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p><p>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p><p>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p><p> 一般是根据经验选择,还得与实际情况结合。比如房间的高度(同样面积,房高,容积就大)、朝向、保温和密封性能、当地的气温条件……</p><p> 型号 匹数 适用面积(m2) KRF-23: 小1匹 9-12 KRF-25: 1匹 10-14 KRF-28: 大1匹 12-18 KRF-31(32): 小1.5匹 14-20 KRF-33: 1.5匹 16-22 KRF-35: 大1.5匹 18-26 KRF-45: 小2匹 20-28 KRF-51: 2匹 28-32 KRF-60: 2.5匹 32-42 KRF-70: 3匹 42-52 KRF-120: 5匹 53-73</p><p>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p><p>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p><p>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p><p>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p><p>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p><p>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p><h2>2. 制冷岗位安全风险及措施</h2><p>氧气瓶下面的管道结冰有很大安全隐患,因为结冰意味着温度比较低或跑冷,如果管道本身是气体那么温度低是由于节流制冷,因此就有碳钢管道冷脆的风险,如果管道本身是液氧的话,那么跑冷就是干蒸发,有碳氢化合物燃烧爆炸的潜在风险。</p><h2>3. 制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h2><p> 冻库材料消防要求:</p><p> 冷库的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建库和维修过程中。冷库在正常使用情况时,火灾危险性较小,所以,冷库防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冷库的施工建造和维修过程。</p><p> 1.冷底子油的配制和涂刷的防火要求</p><p> 冷库为了防止潮气从外墙渗入,要在墙上粘贴油毡防潮层。在粘贴前,也需在墙壁上先涂刷冷底子油。而且是进行大面积的涂刷施工,因此必须注意防火安全:</p><p> (1)在配制冷底子油时,应将用明火加热熔化的沥青移至安全地点,稍待冷却后,再慢慢加入煤油。而且要不断加以搅拌,使其均匀混和。</p><p> (2)在涂刷冷底子油,尤其是在连续进行大面积涂刷时,应停止库内其他一切施工操作,照明要使用有防护外壳的投光灯,照明灯电线的接头、插座和开关都不应安装在库内,也不要在施工期间打开照明灯具的护罩和外壳进行修理,以免可能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事故。</p><p> (3)冷底子油全部涂刷完毕后,还应经过5~7d的安全干燥期,使表面和内部都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在此期间,库内仍应禁止火种入内,并派人值班看守。禁止用汽油或苯来代替煤油,或在煤油掺入汽油的办法来配制冷底子油,也不要在施工中采用喷涂的方法操作。</p><p> 2.油毡防潮层施工的防火要求</p><p> (1)焊接插板墙柱的钢筋时,要采取防止火花直接飞溅到防潮层上的安全措施。例如采用铁板隔开,使火花、熔渣溅在铁板上,再散落到安全地点。在焊接点的下方,还应派人值班监护,准备好灭火器材。必要时,可将焊接过的部位及受传热影响的周围,以及有焊接火花掉人的防潮层或软木层等处注水浇湿,以防止可能引起阴燃。</p><p> (2)施工现场的照明,应采用有防护外壳的投光灯。如条件限制,而且是使用大功率灯泡时,因灯具的表面温度一般都在300°以上,若贴靠可燃的防潮层、隔热层挂放,就极易烤着而起火。这时必须将灯泡临时固定在铁架上,与防潮层施工点(包括油毡的临时存放点)相距至少为1.5~3m。</p><p> 3.软木隔热层施工的防火要求</p><p> 在冷库的夹墙内,以及库房内部的墙、柱、顶部采用软木(砖)作隔热层时,施工中应注意:</p><p> (1)在粘贴软木时,工作面不要过于集中,也不要将几皮软木连接一次贴完。应在每皮软木粘贴完毕后,间隔一定时间,无异常发热情况,才能浇涂热沥青,稍经冷却后,再继续铺设另一皮软木砖。</p><p> (2)当库房建筑不规则,或软木砖有缺角处,往往需要用沥青拌碎木来填补,这时要在锅中用明火加热,手工炒制。通常当炒拌到开始冒青烟时温度已接近300℃,即应停止加热。否则温度过高,填补面积又较大,易积热不散,引起沥青、油毡、软木自燃。</p><p> 4.稻壳隔热层的安全灌填</p><p> 在冷库施工中从防潮、隔热材料的敷贴到稻壳的灌填这一阶段,是防火工作的关键时刻,基建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制订具体的安全施工方案,相应限制工地上的用火、用电、焊割等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双方派纠察人员加强值班,准备好灭火器材和消防车供水,必要时,还可以联系当地消防队,派消防车辆驻防保护。</p><p> 稻壳运来工地后,应存放在安全地点,不要靠近冷库的主体建筑物;周围不要接近明火;临时堆场的建筑内的电线安装应符合规定;屋顶应防止漏雨。墙面灌填稻壳应在混凝土插板墙安装完毕后进行;分层灌填,每次约灌30cm,用棒捣实,灌满后再将顶部的混凝土防火盖板盖好。屋顶层的稻壳,可以通过屋面顶留孔洞顺序灌填,务必填足塞实。灌填完毕后,应将洞口盖板严密封实。</p><h2>4. 制冷车间安全操作管理制度</h2><p>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2)制冷与空调作业运行作业基础知识 3)制冷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4)应急处理安全操作技能 5)典型空调和冷库电路 6)制冷与空调设备开停机操作技能</p><h2>5. 制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h2><p>是特殊工种,也是一个通用的叫法,制冷工需要经过培训取证才具备上岗资格,制冷工的主要工作是操作制冷系统,制冷工属于技术工种。</p><p>【知识延伸】</p><p>制冷工岗位职责</p><p> 1.在主任及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服从冷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冷库,制冷机,电路运行正常安全,氨液和水循环畅通无阻,开关自如无泄漏,制冷管路无漏氨现象,使库内制冷始终保持正常状态。</p><p> 2.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开机后认真观察制冷机的工作情况,注视氨液的循环,检查阀门管道,垫片是否老化,破损,避免氨气泄漏,确保食品和人身安全。</p><p> 3.负责制冷机组的保养、维护、清洗、上油、充氨,更换易损零件工作,负责清理,维护蓄水池。</p><p> 4.工作时间不准脱离岗位,不得私自下班,不得离开机房,不得违章作业,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p><p> 5.经常清扫机房和休息室卫生,交接班时应将机器运转情况,库温升降情况交待给接班人,并做好记录。</p><h2>6. 制冷安全操作规程培训</h2><p><p>制冷工是国家规定的一个特殊工种,也是一个通用的叫法,制冷工需要经过培训取证才具备上岗资格,制冷工的主要工作是操作制冷系统,制冷工属于技术工种。</p><p>【知识延伸】</p><p>制冷工岗位职责<p> 1.在主任及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服从冷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冷库,制冷机,电路运行正常安全,氨液和水循环畅通无阻,开关自如无泄漏,制冷管路无漏氨现象,使库内制冷始终保持正常状态。</p><p> 2.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开机后认真观察制冷机的工作情况,注视氨液的循环,检查阀门管道,垫片是否老化,破损,避免氨气泄漏,确保食品和人身安全。</p><p> 3.负责制冷机组的保养、维护、清洗、上油、充氨,更换易损零件工作,负责清理,维护蓄水池。</p><p> 4.工作时间不准脱离岗位,不得私自下班,不得离开机房,不得违章作业,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p><p> 5.经常清扫机房和休息室卫生,交接班时应将机器运转情况,库温升降情况交待给接班人,并做好记录。</p></p></p><h2>7. 制冷岗位安全生产职责</h2><p>制冷工岗位职责</p><p> 1.在主任及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服从冷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冷库,制冷机,电路运行正常安全,氨液和水循环畅通无阻,开关自如无泄漏,制冷管路无漏氨现象,使库内制冷始终保持正常状态。</p><p> 2.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开机后认真观察制冷机的工作情况,注视氨液的循环,检查阀门管道,垫片是否老化,破损,避免氨气泄漏,确保食品和人身安全。</p><p> 3.负责制冷机组的保养、维护、清洗、上油、充氨,更换易损零件工作,负责清理,维护蓄水池。</p><p> 4.工作时间不准脱离岗位,不得私自下班,不得离开机房,不得违章作业,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p><p> 5.经常清扫机房和休息室卫生,交接班时应将机器运转情况,库温升降情况交待给接班人,并做好记录。</p><h2>8. 制冷工安全岗位职责是什么</h2><p>(2017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p><p>第一章 总则</p><p>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p><p>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p><p>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p><p>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确保安全生产。</p><p>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其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p><p>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p><p>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管理机构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p><p>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领导责任。</p><p>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实施监督管理。</p><p>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实施监督管理。</p><p>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p><p>第八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p><p>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支持本单位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听取工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未组建工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有从业人员代表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维护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p><p>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事故预防和自救互救能力。</p><p>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职工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内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p><p>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并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p><p>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培育、发展、规范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p><p>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运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p><p>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研究和推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p><p>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p><p>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持续规范运行,建立健全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并严格监督和考核。</p><p>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p><p>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p><p>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p><p>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或者在设计文件中包含安全设施设计内容。需要报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应当随项目设计文件一并审批。</p><p>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改变安全设施设计。</p><p>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p><p>第十五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废弃处置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p><p>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2人;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p><p>生产经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所属单位,应当按照本条规定设置、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p><p>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除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p><p>(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组织落实;</p><p>(二)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p><p>(三)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p><p>(四)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p><p>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除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p><p>(一)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p><p>(二)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p><p>(三)督促设施、设备管理者和使用者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检验、检查;</p><p>(四)督促从业人员依法持证上岗、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p><p>(五)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和安全生产情况。</p><p>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制度:</p><p>(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p><p>(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p><p>(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p><p>(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p><p>(五)安全生产检查制度;</p><p>(六)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p><p>(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控制制度;</p><p>(八)危险源管理制度;</p><p>(九)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报告处理制度;</p><p>(十)危险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p><p>(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制度。</p><p>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标准,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p><p>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实行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p><p>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事故隐患排查。</p><p>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向从业人员通报。</p><p>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管理措施:</p><p>(一)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安排专门人员实施管控;</p><p>(二)配置必要的检测监控、预警预报装置,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建立运行管理档案;</p><p>(三)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p><p>(四)定期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p><p>(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公告应急处置措施。</p><p>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物品充装和接卸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理。</p><p>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人员,以及离岗后重新上岗、换岗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岗作业。</p><p>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考核结果等情况。</p><p>第二十三条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液氨制冷、粉尘涉爆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管道输送等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及安全距离要求。</p><p>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p><p>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p><p>第二十五条车站(含轨道交通、铁路)、码头、机场、歌舞厅、影剧院(会堂)、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景区(点)、网吧等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p><p>(一)不得擅自改变经营场所建筑物的主体和承重结构;</p><p>(二)按照规定设置标志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符合疏散要求的疏散通道并确保畅通;</p><p>(三)按照规定配备应急广播和指挥系统、应急照明设施、消防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p><p>(四)制定安全措施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p>(五)从业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消防器材等应急设施,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责;</p><p>(六)经营场所实际容纳的人员不超过规定的容纳人数;</p><p>(七)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其他规定。</p><p>第二十六条在居民区、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场所及设施。</p><p>在下列区域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幼儿园)及其他公众聚集的场所:</p><p>(一)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区域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内;</p><p>(二)重大危险源可能危及的区域;</p><p>(三)矿区塌陷、山体滑坡可能危及的区域;</p><p>(四)尾矿库(含固体废弃物堆场)可能危及的区域;</p><p>(五)危险物品输送管道的不安全距离内;</p><p>(六)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p><p>(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危及安全的区域。</p><p>对已有的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设备,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拆除或者采取迁出、转产、关闭等措施。</p><p>第二十七条旅游景区(点)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应当确保旅游设施、项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并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完善旅游安全防护设施,做好旅游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和游人疏导工作。</p><p>第二十八条公共场所的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安全设施,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有关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维护、检修、检测,确保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p><p>第二十九条举办或者承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举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采取控制和疏散措施,保证活动场所、设施和人员的安全。</p><p>第三十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其服务区域的公共设施、人流干道、消防通道、输配电房、化粪池、电梯等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和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发出警示,并立即处理;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p><p>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其服务对象进行安全宣传、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应急演练。</p><p>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p><p>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p><p>(一)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范和应急措施;</p><p>(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p><p>(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p><p>(四)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p><p>(五)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p><p>(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p><p>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履行下列义务:</p><p>(一)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生产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p><p>(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