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工业知识点高中(地理工业知识点高中版)
<h2>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h2><p><p>1、学好自然地理,首先要掌握书上的基本概念,每个知识点都要吃透。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做习题训练。</p><p>2、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公转自转和经度纬度的认识,知道大气作用产生的大气环流组成。</p><p>3、世界地理 知识点主要是看图,熟悉重要的经纬线,根据图表的经纬线度数判断是世界上哪个区域哪个国家,了解该国综合国力,自然资源等,学习世界地理将世界地理图熟记。</p><p>4、学习世界地理,注意平时多看书本知识点,课后认真复习梳理知识点,对各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p><p>5、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部分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将各个点联系起来通过图表总结分析熟记。</p><p>补充:</p><p>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p></p><h2>二、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h2><p>高中会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都在学校发放的会考地理知识书上面</p><p>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进行会考,而会考之前的资料书,学校都会发放一些练习册或者本子给学生自行浏览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就会打印会考真题卷给你进行练习地理会考真卷</p><h2>三、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h2><p>高中地理会考重点应该是自然地理气候这一章,气候是自然地理的基础,还有寒暖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主要的天气系统。</p><p>人文地理部分,重点是农业,工业,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城市。例如农业,工业的区位,人口增长模式等。</p><h2>四、202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h2><p>1.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构成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p><p>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形成陆地自然地带、垂直带、地方性分异等多种地域分异规律。</p><h2>五、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h2><p>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包括下列内容</p><p>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p><p>一、 宇宙中的地球</p><p>(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p><p>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p><p>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p><p>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p><p>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p><p>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p><p>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中的普通一颗(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物理性质、运动特征)</p><p>地球的特殊性 有生命</p><p>(二)、日地关系</p><p>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约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p><p>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p><p>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p><p>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p><p>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p><p>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p><p>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p><p>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p><p>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分界线;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p><p>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p><p>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约11年。</p><p>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p><p>(三)、地球</p><p>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p><p>地球的平均半径与赤道周长 6371千米、4万千米</p><p>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极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111×cosθ</p><p>特殊经线 0°、180°、120°E、20°W、160°E</p><p>纬线和纬度 和赤道平行的的圆。以赤道为零度,向南向北各90度。</p><p>特殊的纬线 0°(赤道)、90°(极点)、30°、60°、23°26′、66°34′</p><p>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p><p>南北方向的判断 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p><p>东西方向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p><p>经纬网上方向的判断 平行四边形法则</p><p>经纬网上距离的计算 经度每差一度相差110×cosθ(当地纬度)、度相差一度相差110千米</p><p>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p><p>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p><p>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旋转,南极俯视呈顺时针</p><p>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周期)。</p><p>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670km/h×cosθ)</p><p>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快,七月初(远日点)慢。</p><p>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p><p>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p><p>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p><p>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p><p>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回归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p><p>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p><p>晨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6点,昏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18点</p><p>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p><p>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p><p>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p><p>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p><p>国际标准时间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即零度经线)。</p><p>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有三处偏离,不通过陆地(实际)。</p><p>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北右南左)</p><p>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太阳高度为90度,昼半球的中心点,地方时为12点。</p><p>春分日(3.21.)秋分日(9.23.)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等长</p><p>夏至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北半球昼长>12h</p><p>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南半球昼长>12h</p><p>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p><p>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夏半年</p><p>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p><p>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日出时间为12-L/2,日落时间为12+L/2;L为昼长</p><p>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往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往南白昼越长。</p><p>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p><p>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反之为冬季。</p><p>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4/5)、立夏(5.5/6)、立秋(8.7/8)、立冬(11.7/8)划分四季。</p><p>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p><p>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p><p>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p><p>(四)、宇宙探测</p><p>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p><p>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p><p>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3年“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2005年神舟6号。2008年神舟7号。</p><p>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p><p>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p><p>二、大气</p><p>(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p><p>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p><p>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p><p>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p><p>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p><p>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p><p>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p><p>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p><p>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通讯</p><p>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人类的保护伞。</p><p>(二)对流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p><p>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p><p>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p><p>辐射定律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p><p>地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属长波辐射。</p><p>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射回地面的部分。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p><p>大气的保温效应 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保温作用</p><p>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p><p>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p><p>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p><p>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p><p>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p><p>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p><p>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低纬度小,高纬度大</p><p>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斜穿等压线。</p><p>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高空与等压线平行。左右手法则。</p><p>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p><p>海平面等压线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鞍部。</p><p>大气环流的意义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p><p>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赤道低压、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p><p>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 大致来说,对于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p><p>冬季主要气压中心(1月,北纬60度) 亚洲高压(亚欧大陆)、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北大西洋)</p><p>夏季主要气压中心(7月,北纬30度) 亚洲低压(亚欧大陆),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p><p>季风的成因 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p><p>② 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p><p>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 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p><p>(三)大气降水</p><p>降水的条件 物质条件:水汽、固体杂质</p><p>临界条件:水汽上升,水汽凝结达到过饱和。</p><p>降水的类型 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p><p>世界降水分布 东岸多、西岸少。赤道多、两极少。沿海多、内陆少。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极地多雨带、极地少雨带。</p><p>(四)天气、气候与人类及气象灾害</p><p>锋面的分类与天气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过境时与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的变化。</p><p>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冬季的寒潮、沙尘暴(冷锋)、梅雨(准静止锋)</p><p>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 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p><p>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 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p><p>锋面气旋 温带气旋,东面暖锋、西面冷锋。暖锋锋前、冷锋锋后一侧阴雨。</p><p>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p><p>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p><p>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p><p>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p><p>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东岸20-35°。季风环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p><p>地中海气候 30-40西岸。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p><p>温带季风气候 40-60°大陆东岸(仅东亚)。季风环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p><p>温带海洋性气候 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冬暖夏凉,降水均匀。</p><p>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p><p>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p><p>气候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p><p>气候资源与农业 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p><p>气候资源与建筑 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街道方向与风向平行(利于通风)</p><p>风与城市规划 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居民区相反。</p><p>气候资源与交通 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p><p>台风(飓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近中心风力>12级。影响低纬度东岸。</p><p>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p><p>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p><p>暴雨形成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p><p>洪涝灾害的防御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p><p>干旱的危害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p><p>干旱的防御 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p><p>寒潮的危害 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p><p>寒潮的防御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p><p>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p><p>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 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调整。</p><p>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p><p>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p><p>臭氧层的保护 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p><p>酸雨的成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p><p>我国酸雨区的分布 南方酸雨严重①西南(四川盆地)②中南(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p><p>酸雨的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p><p>酸雨的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p><p>(五)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的判读技巧</p><p>三、海洋</p><p>(一)海水的性质和运动</p><p>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热容量很大。</p><p>海岸带 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p><p>海岸带与人类活动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p><p>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 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p><p>海水热量的收入、支出 太阳辐射、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p><p>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 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p><p>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p><p>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p><p>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p><p>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 氯化钠、氯化镁。</p><p>盐度的概念 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大洋平均盐度:3.5%</p><p>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p><p>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洋流(寒流、暖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p><p>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 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p><p>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p><p>洋流的概念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p><p>洋流的成因分类 风海流(大多东西方向)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p><p>风海流的成因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受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影响。</p><p>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副热带为中心) 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大陆东岸暖流、西岸寒流</p><p>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副极地为中心) 仅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寒流、西岸暖流</p><p>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冬逆夏顺。冬季自东向西流(东北季风),夏季自西向东流(西南季风)。</p><p>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赤道逆流(补偿流)</p><p>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p><p>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p><p>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p><p>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p><p>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p><p>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增盐,寒流减温减湿降盐) ②海洋生物(四大渔场,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③污染 ④航海(顺流逆流)</p><p>(二)、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p><p>海洋资源的分类 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p><p>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p><p>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 大陆架阳光集中、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p><p>世界主要渔业国 中国、日本。(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主要渔业国在温带地区)</p><p>世界渔场分布 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p><p>海洋矿产资源分布 大陆架(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金属矿产)深海海底(锰结核)</p><p>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 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p><p>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p><p>著名海峡 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土耳其</p><p>著名运河和港口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香港、新加坡、纽约、神户等</p><p>腹地 港口的服务区域。</p><p>主要海运航线 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亚澳、好望角、北美东岸经巴拿马运河至西岸</p><p>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 荷兰、日本、澳门。</p><p>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p><p>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 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p><p>海洋污染的危害 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p><p>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 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p><p>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p><p>《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领海宽度、国际海底资源。</p><p>领海(主权)、专属经济区(资源管辖权) 12海里,200海里。</p><p>四、陆地</p><p>(一)陆地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p><p>岩石圈的范围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p><p>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p><p>矿物的概念 单质或天然化合物。</p><p>岩石的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p><p>矿产的概念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p><p>主要造岩矿物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p><p>岩石成因分类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p><p>常见岩石 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p><p>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p><p>(二)地质作用、板块构造学说</p><p>地质作用的概念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p><p>地质作用的分类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p><p>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p><p>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 水平运动(褶皱、裂谷海洋)为主、升降运动(海陆变迁、地形起伏)。</p><p>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p><p>六大板块的名称 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p><p>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 生长-张裂(裂谷、海洋),消亡-挤压(海沟、岛弧链、褶皱山脉)</p><p>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海洋)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p><p>(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和外力地貌</p><p>地质构造的概念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p><p>地质构造类型 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p><p>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物质坚实,成为山岭。</p><p>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 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p><p>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不利于隧道、水库等工程)。</p><p>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p><p>冰川地貌类型 U形谷,冰蚀湖</p><p>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喀斯特;风蚀洼地、沙丘等。</p><p>(四)陆地水与水循环</p><p>水资源的概念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p><p>陆地水的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潜水、承压水)</p><p>陆地水的基本来源 大气降水。</p><p>静态水资源 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p><p>动态水资源 地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p><p>潜水 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大,水位变化大</p><p>承压水 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小,水位稳定。</p><p>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 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p><p>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p><p>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 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p><p>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p><p>水循环的意义 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p><p>(五)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p><p>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纬度、垂直)、水(森林、草原、荒漠)</p><p>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p><p>光合作用的意义 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p><p>生物循环的作用 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p><p>原始大气的成分 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p><p>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有机物质⑤生态</p><p>土壤的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p><p>土壤的作用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p><p>土壤的组成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p><p>土壤的肥力特征 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p><p>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p><p>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p><p>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p><p>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南方水稻土,北方黑垆土)</p><p>(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p><p>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主导。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相对应。</p><p>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南北更替,热量为基础)。</p><p>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东西更替,水分为基础)。</p><p>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垂直更替,热量为基础)。</p><h2>六、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h2><p>● 区域地理知识点——疆域与行政区划</p><p>● 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p><p>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p><p>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p><p>C 你能说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p><p>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p><p>1.我国的海域图(临4海,1洋)</p><p>l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p><p>l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p><p>l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p><p>l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p><p>2.中国的疆域</p><p>l 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p><p>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p><p>l 二、我国的疆域</p><p>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p><p>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p><p>(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p><p>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p><p>(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p><p>l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p><p>1、海域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p><p>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p><p>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p><p>l 四、陆界和邻国</p><p>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p><p>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p><p>●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p><p>东:朝鲜 北:俄罗斯、蒙古 </p><p>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p><p>西:阿富汗、巴基斯坦</p><p>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p><p>南:缅甸、老挝、越南</p><p>●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p><p>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p><p>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p><p>⏹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p><p>⏹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p><p>⏹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p><p>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p><p>●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可以划分为省、县、镇三级</p><p>● 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p><p>● 我国现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p><p>5.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p><p>●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p><p>● 5 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p><p>● 23 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p><p>●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p><p>6.省级单位简称分类:</p><p>● 取全名字的: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等</p><p>● 用本省区历史名称的:冀、豫、鲁、粤、琼、渝、蜀、黔、滇、鄂、桂</p><p>●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赣、湘、皖</p><p>● 一省两简称的: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p><p>E.g::</p><p>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简便记忆方法:</p><p>l 简称的由来:</p><p>l 1、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如:</p><p>京 —— 北京 黑 —— 黑龙江省</p><p>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p><p>l 2、用本省的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简称。如:</p><p>湘 —— 湖南省有湘江 皖 —— 安徽省有皖山 </p><p>l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如:</p><p>冀 —— 河北省 鲁 —— 山东省</p><p>l 4、多数省级行政单位只有一个简称,少数省有两个简称,如:</p><p>四川省(川或蜀) 云南省(云或滇)</p><p>7.重要纬线及穿越的主要省区和城市:</p><p>23°26′N——台湾南部、广东、广西、云南</p><p>30°N——上海、杭州、武汉、重庆、成都、拉萨</p><p>40°N——北京、大同</p><p>8.重要纬线及穿越主要地形区:</p><p>23°26′N——台湾中央山脉、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p><p>30°N——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脉</p><p>40°N——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太行山、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p><p>9.重要经线及穿越主要地形区:</p><p>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p><p>90°E——准格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p><p>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云贵高原、西双版纳</p><p>110°E——内蒙古高原、阴山、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巫山、雪峰山、 南岭、五指山</p><p>120°E——内蒙古高原、辽西走廊、山东丘陵、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闽浙丘陵</p><p>130°E——小兴安岭、长白山</p><p>10.各省轮廓形状:</p><p>11.各省的特点:</p><p>12.“政区教学”时应突出(通过填图、读图等建立空间位置)</p><p>省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按一定的要求说出省区的名称。如:</p><p>⏹ 有海岸线的省区:</p><p>⏹ 有陆疆界的省区:</p><p>⏹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p><p>⏹ 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p><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p><p>⏹ 省级行政中心的区位特点总结:河流沿岸、铁路交汇出处等。</p><p>⏹ 黄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p><p>E.g ( 练习一 )</p><p>1、“两湖两广两河山”是指哪几个省和自治区?这句话中的“湖”、“河”、“山”各指什么地方?</p><p>2、猜猜下列谜语,各是指哪个省级行政单位?</p><p>● 船出长江口( );</p><p>● 宝地( );</p><p>● 碧波万顷( );</p><p>● 银河渡口( )。</p><p>E.g ( 练习二 )</p><p>1)对比①、②地理位置的异同点</p><p>相同点:均位于东经120;同位于沿海地区。</p><p>不同点:一个在大陆东岸,一个在大陆西岸。</p><p>2)说明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主要成因</p><p>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p><p>②地:终年高温少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p><p>3)指出影响①地发展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p><p>4)分析③地附近沿海城市形成的区位优势</p><p>气候湿润、地势平坦、临近海洋,海运便利</p><p>梅雨、伏旱,台风、寒潮</p><h2>七、工业生产类型,高中地理?</h2><p>根据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我们就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五大类。</p><p>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p><p>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p><p>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p><p>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p><p>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p><h2>八、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h2><p><p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p><p>一、宇宙中的地球</p><p>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p><p>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p><p>(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p><p>(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p><p>3、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p><p>(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p><p>(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p><h2>九、2021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h2><p>我是2020年参加的会考,我不是学地理的,以我那次考试给你点经验。</p><p>气候图。气候是必考的,这个一定要背好。</p><p>农业那方面的知识,也一定要背好</p><p>地球纬度经度也是会考的。</p><p>地形,平原三角洲丘陵什么的也是一定会考的。</p><p>如果你是主选地理的,那就不用害怕。因为会考不难</p><p>如果你没有选地理,那几个知识点记住,然后多刷题,把题目的知识点背下来</p><p>会考不难的</p><h2>十、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组成?</h2><p>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