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工业知识 > 正文内容

工业安全的重要性 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心得

2023-07-14 20:36:42工业知识2
<h2>一、单层工业厂房的建筑安全重要性等级为?</h2><p>1,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墙分隔。 2.</p><p>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 3.甲、乙、丙类厂房装有自动灭火设备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一倍;丁、戊类厂房装设自动灭火设备时,其占地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4.</p><p>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且每层人数不超过2人时,最多允许层数可不受本表限制。 6.邮政楼的邮件处理中心可按丙类厂房确定。 第3.2.6条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3.2.7条 变电所、配电所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但供上述甲、乙类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p><h2>二、铝工业的重要性?</h2><p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占整个地壳总质量的7.45%,仅次于氧和硅,位居金属元素的第一位,是居第二位的铁含量的1.5倍,是铜的近4倍。脚下的泥土,随意抓一把,可能都含有许多铝的化合物。但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一般的还原剂很难将它还原,因而铝的冶炼比较困难。物以稀为贵。在100多年前,铝被称为“银色的金子”比黄金还珍贵。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命令官员给自己制造一顶比黄金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他戴上铝王冠,神气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拿破仑三世在举行盛大宴会时,只有他使用一套铝质餐具,其他人只能用金制、银制餐具。</p><h2>三、中国的工业的重要性?</h2><p>疫情打破了过去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社会,给全球带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我国来说,今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以及“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在这样的全球大背景下,这也加速重构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体系下的战略新定位。</p><p>在变化的世界格局面前,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推出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的中期发展目标,也表明在百年未经的变局中,中国试图给出自己的选择和路径。其中,中国对于工业的规划尤其引人注意。</p><p>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就表示,“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去工业化。理解中国的制造业规划对于分析中国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无工业,不强国,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和方向,也反映出政策层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判断。</p><p>无工业,不强国</p><p>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p><p>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商业发展又必须基于工业之上,于是工业成为三个产业中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举足轻重。事实上,资产阶级之所以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p><p>工业的发展让人类有更大的能力去改造自然并获取资源,其生产的产品被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人们的消费当中,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p><p>18世纪中期后,英国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它首先出现在英国的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1倍。1764年,织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将纺纱效率提升15倍。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将工作效率提高了40倍。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被机械化大生产所取代。</p><p>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纺织业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仅仅用于矿山抽水的蒸汽机经过改良后被用于纺织业——178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座蒸汽纺纱厂。随后,蒸汽机又被应用于冶金工业、铁路运输、蒸汽船等领域。</p><p>到了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37.5万马力),从矿山到工厂,从陆地到海洋。至此,英国不仅在纺织业基本摆脱了传统手工业的桎梏,实现机械化,还在交通、冶金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机器对人的替代。至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基础,才使得19世纪红衫军打遍世界无敌手,而这些物质保障也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p><p>很快,英国的工业革命就辐射至其他西方国家。其中,德国因强大的工业实力具备挑战旧有国际秩序的能力,美苏则因强大的工业奠定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后,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而中国仅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p><p>兴也工业,衰也工业</p><p>工业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达国家中却出现了“去工业化”的浪潮。</p><p>其中,去工业化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工业资本大量流入第三产业为特征的去工业化形式;第二种类型则是以工业资本向其它国家转移为特征的去工业化形式。此外,第二种去工业化的类型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形式,并对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的发达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p><p>然而,兴也工业,衰也工业。尽管西方国家的这些举措曾经一度被视为明智之举,但事到如今,“去工业化”已危害尽显。</p><p>在第一种类型的去工业化中,从工业转移出来的人口进入服务业,而作为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服务业,却也分为高端服务业和低端服务业。前者主要包括金融、会计、法律、医疗、教育等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岗位,收入较高,却就业岗位少。</p><p>而低端服务业则大多不需要多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门槛低,但收入偏低。而社会的中间阶层——蓝领工人则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其结果就是加速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筑起藩篱,激化了阶级矛盾。于是,随着“去工业化”,大批工人失业,阶层流动趋于停滞。</p><p>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去工业化,当工业资本向其它国家转移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由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美等国将大量高端制造业转移向了德日韩等地区,而从九十年代开始又把基础制造业大规模移向了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这使得英美等国的国内呈现出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出现了彻底的去工业化现象。</p><p>缺乏工业支撑将导致国家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比如,过去的日不落帝国,到本世纪初,服务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提高到了70%,英国经济实现了由生产型到服务型的根本转变。</p><p>恰在这时,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遥相呼应,英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当英国房地产业进入泡沫阶段时,一方面,本来英国工业是英国金融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和客户,但随着英国工业的不断萎缩,英国金融业就把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发展本国的房地产和购买美国次贷债券,助长了本国及美国的房地产泡沫。</p><p>另一方面,在泡沫破裂前,英国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又从房地产业泡沫迅速膨胀中得益最多,于是出现了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p><p>然而,英、美两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形势急转直下,英国金融业受到本国房贷坏帐和美国次贷的双重夹击,损失惨重。原本被视为“就业蓄水池”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受到重创,成了失业重灾区。规模偏小的英国工业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失业者,使英国失业率急剧上升。</p><p>随着英国失业率大幅攀升特别是金融业、房地产高薪白领精英的大批失业,这又对英国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其它服务业产生连锁冲击。“去工业化”给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于是各个国家为挽救工业化的颓势,进行的“再工业化”。</p><p>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p><p>中国的发展也遵循着“工业兴,国家兴”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前,虽然我国已经存在一定比重的工业经济,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的。</p><p>1953年,全国83.1%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仅为8.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仅为17.6%。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3.2%。此后,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1978年达到44.1%,但也形成了重工业占比过高的工业经济结构。</p><p>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市场配置资源范围快速扩大,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扭曲得到矫正,经济主体实现多元化,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转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p><p>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畸轻畸重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20世纪90年代,轻工业和重工业开始均衡发展;2000年以后,随着比较优势变化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加强,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再次快于轻工业,产业结构更加稳健、均衡。</p><p>2000年至今,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高铁联网开始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这也是重工业领域实现对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的规模化大生产。</p><p>换言之,受到了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快速扩张的刺激,煤炭、钢铁、水泥、化纤等生产和技术迎来了高峰。这一时期共有400多万公里现代公路建成通车,比历史上美国工业化同期的公路多出50%。</p><p>然而,就在中国经济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去工业化趋势也开始浮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农业国快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农业占GDP比重稳步下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7.7%下降至2018年的7.2%,40年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升高,从1978年的24.6%提高到2018年的52.2%,提高了27.6个百分点。</p><p>第二产业基本保持在40%-48%的区间。然而,从2011年开始,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就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从2011年的46.5%下降至2016年的40.1%,5年下降了6.4个百分点。</p><p>从第二产业内部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6年开始下降,从2006的42%下降至2018年的33.9%,累计下降8.1个百分点。其中,2011-2016年下降较为明显,5年累计下降6.5个百分点,工业同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变动趋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波动下降,从2006年的32.5%下降至2017年的29.3%,其中2011-2016年快速下降31个百分点。</p><p>从就业比重看,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7.3%波动上升至2012年的30.3%,此后下降至2018年的27.6%,进入“倒U型曲线”的后半段下行通道。</p><p>与此同时,我国自“十二五”以来,服务业占比则明显提升。2011年服务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p><p>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之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大关。2018年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522%,2011-2018年累计提升9.2个百分点,年均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仅“十二五”期间就提升7.5个百分点。</p><p>由此可见,以2012年为时间节点,无论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还是从工业和制造业就业比重看,我国都已经出现了或深或浅的“去工业化”现象,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p><p>跳出“中等收入陷阱”</p><p>传统经济理论表明,一个国家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工业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过早“去工业化”,就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反而陷入了经济增长乏力的陷阱。</p><p>事实上,“去工业化”无可避免,这是经济结构演变的正常轨迹,因为工业比重在达到预期顶点之后会出现正常下降的过程。但一国去工业化的核心,则需要在工业技术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上,使劳动力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工业产出份额的大幅下降。</p><p>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主要去的是工业的就业份额,而并非是产出份额。这一过程由消费结构变化与工业技术提升等因素触发,并在人均GDP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开始。英美的彻底去工业化带来了伤害,带来了产业空心化,但德日等国高端制造业的保留与适度的去工业化,却也为其带来了发展。</p><p>与此相反,在工业市场存量竞争与全球化的压力下,诸多发展中国家在要素禀赋不匹配、人均GDP较低时,开始了过早去工业化。由于工业部门是一国实现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不仅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捷径”,反而可能掉入损伤潜在增长率的“陷阱”。</p><p>从行业间生产率差别的角度出发,服务业代替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拉动力实质上是一个低生产率部门代替高生产率部门的过程。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约为11.1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服务业单位劳动力的产出为9.3万元,大约是第二产业的83%左右。</p><p>然而,许多关于服务业的观点往往仅看到了同样的产出条件下,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比第二产业更多,却忽视了同样一个劳动力,在服务业所能创造的价值仅为其在第二产业就业的80%。</p><p>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建议稿还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p><p>显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时的政策纠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表示,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从低成本出口导向工业化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工业化。</p><p>这需要坚持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通过实施“卡脖子”技术突破八大工程,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向高级阶段迈进,实现由简单加工到复杂制造,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p><p>从以要素投入驱动工业规模扩张和比重提升的扩张型工业化,到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工业化,依靠创新驱动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工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p><p>展望2021年,随着“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和中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对于产业政策的安排也将渐次铺开——包括充分发挥优势部门潜力,提升整体生产效率,通过工业自主带动服务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更多的具体产业规划将逐步微观化,中国也将真正进入“提质”阶段。</p><h2>四、核工业重要性?</h2><p>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是当前我国能源建设和核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发展核电对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1.它有利于缓解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据估计,中国的剩馀煤炭存量为900亿吨,可开采不到一百年;23亿吨剩馀石油储备只能开采十四年;剩馀的天然气量为6 310亿立方米,只能开采32年。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贫乏的国家能源结构不合理,煤太大例如,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总产量为28亿吨标准煤,其中77.5%为煤炭,9.4%为石油,3.8%为天然气,9.3%为其他能源。这种能源消耗结构的缺点是能源利用率低,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2.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 除了消费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外,石油化学能源还在开采、提炼和供应过程中产生许多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到大气环境的质量。中国是世界开发银行报告中列出的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的16个。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酸雨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高昂的环境代价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前,许多能源贫乏国家加快了核电建设。福岛核事故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核能的恐慌,给世界核能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世界对核能的使用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应该坚持积极发展核能的能源战略。</p><h2>五、兰州工业重要性?</h2><p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工业兰州的建设和形成,同样也经历了起起伏伏,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辛付出,近似于“举国之力”的投入,才让兰州担起工业重镇的称号。兰州日报社特别策划《工业维度 兰州表达》第五集《力度》,在兰州日报社全系媒体平台发布,读者可扫码或通过ZAKER客户端及兰州日报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观看。</p><p>新中国成立初期,振兴工业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五”“二五”期间,上到国家政策性战略倾斜,下到全社会的硬、软件匹配,加之固有的能源和地理优势,短短几年间,兰州便一跃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国家工业基地,现代工业的力度开始迅速集聚……眼下,“兰州制造”越来越多的迈向“兰州智造”,广阔的土地,优惠的政策,充足的劳动力,都将成为振兴兰州工业的强有力的左膀右臂。</p><h2>六、安全重要性?</h2><p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如行走时,骑车时,以及平时的饮食都要注意安全。</p><p>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街道上,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走着,走着,我来到了320国道旁,突然,我看见远处有一辆大卡车正急速驶来,过了一会儿,它已开到了我的身边,我这才看见大卡车后面还跟着一个骑自行车的外地人。大卡车来到320国道前,这时,红灯亮了,大卡车连忙刹车,停了下来,而后面的自行车却来不及刹车,撞了上去,被弹得老远。不大会儿,许许多多的人都围了上来,将他送去了医院。看到这么可怕的事,我连忙向家跑去,边跑边想:以后,我要注意安全,要不然,我也会和那个骑自行车的人一样的。</p><p>晚上,我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眼前就出现了白天的那一幕,害我很晚才睡着。但睡着后,我却梦见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放学回家,我们在路上边走边玩,有时追追打打,有时开开玩笑,开心极了。突然,一辆车急速驶来……啊!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原来这只是个梦,吓死我了。</p><p>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安全是最重要的,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从此以后,我每天、每时、每刻都注意安全。</p><h2>七、化工工业的重要性举例?</h2><p>(一)物料危险性大</p><p>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特性的危险化学品。</p><p>(二)工艺过程复杂</p><p>化学反应复杂: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水解、磺化、胺化等。工艺复杂:涉及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提纯、吸附、干燥、粉碎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自动化控制复杂:DCS、ESD/FSC、SIS、PLC等。维护作业复杂:易发生触电、辐射、高考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p><p>(三)高温与高压(低温和真空)</p><p>1、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2Mpa</p><p>2、高压聚乙烯生产压力为300Mpa</p><p>3、乙烯生产工艺中裂解炉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p><p>4、乙烯深冷分离温度需降到零下167摄氏度</p><p>5、高压带来的危险性</p><p>6、高温带来的危险性</p><p>(四)危险源集中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p><h2>八、工业对国家的重要性?</h2><p><p >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商业发展又必须基于工业之上,于是工业成为三个产业中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举足轻重。事实上,资产阶级之所以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p><p>工业的发展让人类有更大的能力去改造自然并获取资源,其生产的产品被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人们的消费当中,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p></p><h2>九、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h2><p>工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强盛的体现,不受国外约束的重要保证。有了完善的工业基础,能一定程度上抵御天灾人祸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p><p>如果产业单一或者只有传统产业,很容易遭受国际行情的影响。“十四五”期间(2021 年至 2025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去工业化。理解中国的制造业规划对于分析中国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无工业,不强国,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和方向,也反映出政策层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判断。</p><h2>十、生物安全的重要性?</h2><p>生物安全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生物安全是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柱,是最有效的且必须要全面落实的传染病控制策略。我国始终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建立以军队机构为主的生物防御体系。</p><p>由于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有法规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制定安全标准,完善法律建设。近年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必将推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p><p>我国的抗疫实践表明,基层社区的联防联控和严防死守等举措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推进生物安全必须重视基层治理,必须搭建覆盖到社区和乡村的生物安全网络。</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fwyzc/gyzs/9886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