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碳汇定义? 湿地碳汇计算方法?
一、农业碳汇定义?
农业碳汇是碳汇的一种。
碳汇的意思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汇分别有以下几种:
1、森林碳汇:
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2、草地碳汇:
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因为大多学者认为草地的固碳具有非持久性,很容易泄漏。
尽管草地固碳容易泄露,但是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土壤的固碳量在增加,因此从增量角度看草地还是起到了固碳的作用。
3、农业碳汇:
农业碳汇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
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
4、海洋碳汇:
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 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 是草原的290倍。
二、湿地碳汇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碳汇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森林的研究上,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有限。湿地植物较高的生物生产量和较低的分解率使得湿地土壤能够储存大量的有机碳。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植被(有机质输入量、物质组成),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土壤性质(结构、粘粒含量、矿化度、酸度等)以及其他因素如施肥、灌溉。影响土壤有机质矿化的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氧气供应(排水状况)、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类、土壤耕作管理等。不同类型的湿地碳累积或分解的速率不同,碳密度相差很大。因此,估算湿地土壤碳储量,必须建立在准确掌握湿地的类型、面积和动态变化数据的基础上。
湿地碳储量的绝大多数储存在泥炭地中,而 90%的泥炭地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及寒冷地区。北方森林土壤中由于含有大量泥炭,土壤碳储量是植被碳储量的5.4倍。据Zoltai和Mart ikainen(1996)估算,全球森林泥炭地土壤碳储量约为541吉吨,占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34.6%。又据Gorham(1991)估计有455吉吨的土壤有机碳储存在北方和次北极的泥炭地,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近1/320。
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普遍较高。潘根兴(1999)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资料,估算湿地土壤(沼泽土和泥炭土)的平均有机碳密度在14.1~60kg(C)/m2之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马学慧等(1996)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中国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沼泽土和泥炭土)碳密度为13.9~47.3kg(C)/m222。碳储存在土壤、植物和凋落物中的平均存留时间不同。如果气候稳定且无人类干扰,湿地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能够更长期地储存碳。
三、农业碳汇运营模式?
是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具体来说,农业碳汇运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如竹子、柿子椒等,来吸收二氧化碳;
-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 通过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等方式,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 通过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如湿地、森林等,来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四、什么是碳汇农业?
碳汇农业是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022年5月23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服务驿站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设立,开启为农户提供“农业碳汇+绿色金融”的下沉式服务新模式
五、农业碳汇有哪些种类?
1.森林碳汇
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2.草地碳汇
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但草地碳汇能力很强,主要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地下的土壤当中,植物的固碳比例较小,仅占一成左右,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固碳能力更强,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尤其是退化草地的固碳增量更加明显,因此可充分发挥草地的固碳作用。
3.耕地碳汇
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
4.土壤碳汇
据“酶锁理论”,土壤微生物可作碳“捕集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六、光伏碳汇收益计算方法?
一个光伏电站实际碳减排量是它的实际上网电量对应的兆瓦时乘以项目所在地区电网的排放因子(环评专用术语,是指排放标准中限定的某种具体污染物,比如废水中的COD、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一亿度电上网发电量相当于10万兆瓦时。举个例子,华东电网的排放因子是0.77865,它的单位是每兆瓦时对应的碳减排量的吨数。所以,光伏上网发一亿度电,在华东电网相当于7.78万吨碳减排量。以此类推,同样光伏发一亿度电,在西北电网的对应的碳减排量约等于8.3万吨,华北电网约等于9.3万吨。
假设CCER 价格是20块人民币与网上刊登的配额价格50元完全两回事,一个处于西北电网的70兆瓦的光伏电站,假设在不限电的情况下,上网发电量是一亿度电,大概产生8.3万吨的碳减排量,那么这个光伏电站业主就可以获得大概160万元人民币的碳减排收益。
地面式光伏电站对应的方法学是CM-001-V01版,这种方法学适用于装机容量15MW以上光伏电站。CM-001-V01基本上就是的CDM方法学ACM0002的中文版。目前申报碳减排项目的光伏电站,大多使用这种方法学。另外,光伏企业做CCER碳减排项目,必须依据于方法学。
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光伏电站,对应的方法学是CMS-003-V01,但它主要适用于15MW及以下的光伏项目,对于我们和光伏电站业主来说,可能从经济效益讲,开发的价值不大。但是,如果未来该方法学进行修改,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申报。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15MW及以下的光伏项目,一年减排量也就大概一万多吨,现在做不划算。但若今后价格高了,比如每吨CCER的价格涨到三四十块钱了,那么对于这种项目,做CCER项目就有一定收益,那时,我们就可以再来申报小于15MW的分布式光伏。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七、一亩林地碳汇计算方法?
森林碳汇计算公式(我有一片树林如何换算成碳汇收益)
据易碳家,碳汇计算公式:
一亩成年树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4.455吨
岳林共有200万亩,每年碳汇200*24.45=4890万吨
每吨按100元计算,碳汇交易价值489000万元。即每年光碳交易就高达48.9亿元!
包钢和岳林拟每年碳交易200万吨,占比24分之一,还有大头待沽。
八、农业碳汇包括什么农作物?
耕地碳汇: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
农作物的碳汇功能对气候变化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既是碳源也是碳汇。
主要农作物农作系统的相关碳排放参数,估算了农田碳汇碳源效应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作物生产系统的碳投入产出进行定量评价。发展低碳农业规划、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我国农田碳汇结构的优化途径。
九、林业碳汇七大计算方法?
1、产量法:通过实测森林产量的变化来计算森林的碳储量。
2、根碳计数法:一种在森林中反映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的方法,有助于使用这些资料来了解森林碳汇的演变。
3、植物碳计数法:它可以用于检测植物碳吸收量,从而反映森林碳汇的变化。
4、土壤碳计数法:一种检测森林土壤碳储量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森林碳汇。
5、基于模型的方法:一种估算森林碳汇的方法,可以利用模型计算现有的森林碳汇水平和可能的变化情况。
6、指数变换法:一种检测森林有机碳持续变化的方法,可以基于森林碳循环的指数变化来推断森林碳汇的变化。
7、卫星遥感监测法:一种利用卫星远程观测和显微镜成像技术来实时监测森林碳汇变化的方法。
十、vcs碳汇和ccer碳汇区别?
VCS碳汇和CCER碳汇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项目来源不同:VCS碳汇项目主要来源于发改委的碳交易市场,而CCER碳汇项目则主要来源于国际碳汇机构。
减排效果不同:VCS碳汇项目可以抵消企业的碳排放,而CCER碳汇项目则是企业自愿减排的凭证,不能直接抵消企业的碳排放。
交易流程不同:VCS碳汇项目的交易流程一般为申请认证、注册登记、开发监测、抵消核查等,而CCER碳汇项目的交易流程则包括备案登记、国内履约、国际核查等。
认证机构不同:VCS碳汇项目的认证机构为国际非营利组织Verra,而CCER碳汇项目的认证机构为中国政府机构。
效益方式不同:VCS碳汇项目可以适当降低企业的履约成本,而CCER碳汇项目则可以给减排项目带来一定收益,促进企业从高碳排放向低碳化发展。
总的来说,VCS碳汇和CCER碳汇在减排效果、交易流程、认证机构和效益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但都是为了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