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冷凝(制冷剂冷凝器)
1. 制冷剂冷凝
正常的。
空调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内流动的制冷剂温度是很低的,铜管表面的温度也很低,铜管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铜管表面遇冷就会凝结成冷凝水。也就是说铜连接管外表面有水是正常的,最起码说明空调的制冷模式运行正常。
大多数时候内外机连接铜管是用橡塑保温管在外面保温的,即使在铜连接管外表面有少量冷凝水也看不到,如果有过多的铜管直接裸露在外,一来会产生很多的冷凝水,二来也会导致空调的耗电量变大。建议在裸露铜管过多且产生的冷凝水对生活造成麻烦的时候用橡塑保温管把裸露铜管包裹起来。
2. 制冷剂冷凝器
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首端,首端在冷凝器上部,这时的制冷剂是全气态,经过初初冷凝从冷凝器散了一部分热量后,进入冷凝器中部,此时的制冷剂状态已经转化为液气混合物状态,冷凝器继续散热,液气混合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底部,制冷剂已冷凝为液体制冷剂。所以在冷凝器中部的制冷剂是液气混合物。
3. 制冷剂冷凝过程
总体上说,空调室内机冷凝水排水口左边和右边都有。可以确定的是空调室内机接水盘排水口的方向跟内外机连接管在室内机上的出管方向是一致的,比如有些只能从左侧出冷媒管的机器,其冷凝水排水口也在左侧;只能从右侧出冷媒管的机器,其冷凝水排水口在接水盘的右边。
而对于家用壁挂和柜式空调来说,不管其排水口在哪边,厂家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都设计成了既可以从室内机左侧出管,也可以从室内机的右侧出管。
4. 制冷剂冷凝压力高好还是低好
1、加注制冷剂过多的现象及原因:制冷剂加注量过多,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因为空调系统中制冷剂所占容积的比例是有一定要求的。所占比例太多,会影响其散热量,即散热量多制冷量就大。
2、加注制冷剂过多对压缩机的影响:制冷剂加注量过多,会造成压缩机负载加大,使冷凝温度升高,同时冷凝压力也随之升高,压缩机工作电流增大;而进入蒸发器内的液体不能完全蒸发,仍然呈液态被吸回压缩机内,容易引起敲击现象。严重时会打穿阀片,甚至烧坏压缩机。
5. 制冷剂冷凝温度对照表
水冷冷凝器名义进出水温为进30出35最合适,这是国家标准的规定值,也可以说是最优值。
6. 制冷剂冷凝温度和压力
因为过高的蒸发压力不能被冷却空间的温度降低,过低的冷凝压力会使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过小,影响制冷剂的流量,也不能进行制冷。
蒸发压力高了蒸发温度也相应升高,吸气压力高了对压机也不好。冷凝压力过低一般是少制冷剂或压机排气压力低了,会引起吸气压力低,压机过热。
所以制冷机组要限制过高的蒸发压力和过低的冷凝压力,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行。
扩展资料
制冷机组要限制过高的蒸发压力和过低的冷凝压力,但是蒸发温度过低,冷凝压力过高也不好。
冷凝压力升高,将会导致压缩功能增加,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下降,能耗增加。据估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冷凝压力所对应的冷凝温度每升高1℃,耗电量将增加3%左右。一般认为较经济合理的冷凝温度比冷却水的出水温度高3~5℃。
引起蒸发温度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蒸发器(冷风机)过小,设计时有问题,或实际贮藏品种与设计计划贮藏品种不同,热负荷增加,解决办法应增加蒸发器蒸发面积或更换蒸发器。
2、压缩机冷量过大。库房负荷减小后,未及时减少压缩机的能量。当入库结束温度降至适宜贮藏温度以后,系统负荷大大减少,如仍开启较大的机器,这样便形成了大马拉小车,温差增大,耗电量增大。解决办法:应根据库房负荷的变化减少压缩机开启台数或用能量调节装置减少工作缸数。
3、蒸发器未及时除霜。蒸发器盘管结霜使其传热系数变小,热阻增加,降低传热效果,制冷剂蒸发量减少,在压缩机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的蒸发压力降低,相对应的蒸发温度降低,所以要及时除霜。解决办法及时除霜。
7. 制冷剂冷凝压力
我们知道每种物质都有固、液、气三相态,影响它的因素是压力和温度;如水降温则成冰、升温则成蒸汽;对水蒸汽降温能使它冷凝成液态、不降温但升高压力,同样能使蒸汽液化的物理规律。 “蒸发压力”指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并沸腾时的压力。在制冷技术中指出: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制冷剂沸腾时的温度叫“蒸发温度”;此时对应的压力叫“蒸发压力”。它们间的变化关系是对应的,压力升则温度也升,反之,压力降则蒸发温度对应也降。因此,在特定的制冷系统中,改变节流减压阀的开度会改变制冷剂的供液量、也就改变了蒸发压力,从而获得不同的低温。 冷凝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放热)。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汽态制冷剂会有对应的液化温度。为了能循环利用制冷剂,吸热后被压缩机从蒸发器抽离出来的汽态制冷剂蒸汽在常温常压下是无法液化、再利用的,但经压缩使其变为高压高温的气体后,它能对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水或空气放出热量、变为常温高压的气体,并由于此状态达到该种制冷剂的物理特性中的液化点而凝为液体;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能使制冷剂蒸汽液化、所对应的压力称为“冷凝压力”。仅供参考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