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名词解释(制冷因数名词解释)
1. 制冷因数名词解释
1,制冷剂中毒(例如氨),防范措施: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制冷剂检测仪等等。
2,噪声,措施:耳塞,护耳器。
3,机械伤害,措施:联轴器保护罩,日常工作避免接触。需要维修接触时必须断电。
4,高空坠落,措施:安全绳
2. 制冷负荷名词解释
1、从负荷计算的角度说,冷负荷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负荷、人员散热/湿负荷、照明、设备等负荷、新风负荷。而在热负荷中,由于人体散热、照明/设备散热是与环境失热相反的事情,因此是不包括在热负荷中的。热负荷只有围护结构传热负荷、新风负荷。而且人体散热、照明/设备散热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仅剩的两项热负荷。因此,一般来讲,空调夏季冷负荷比冬季热负荷大不少。
2、从设备选型上来说,盘管夏季供冷是7~12度冷冻水,温差只有5度;而冬季供热是60~50度水,温差10度。同样的供水量,供回水温差大一倍,意味着供热量就大一倍。在热负荷小于冷负荷的情况下,同样的末端设备冬季供热量比夏季供冷量大一倍,这就意味着只要该末端设备只要满足夏季供冷的要求,就一定能够满足冬季供热的要求。
3. 制冷循环名词解释
首先要明确内循环和外循环是什么概念
内循环是指鼓风机吹出的风只在车内部循环,由于没有外部空气参与,具有省油、制冷(制热)快的优点,缺点是不利于车内空气的更新。
外循环是指鼓风机从车外部吸入空气吹入车内。优点是保持车内空气的新鲜度,但费油,制冷(制热)速度慢。
内循环和外循环最好交替使用
最好的做法是内循环和外循环交替使用。夏天开车使用内循环比较省油,制冷效果也最佳。不过不能长时间使用,这样车内空气一直不流通,待久了会得"空调病"。特别是不能停车时躲在车里孵空调,严重的还会一氧化碳中毒,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现在无论自动挡还是手动挡,汽车的内、外循环功能都必须人工操作。这里不少网友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一般在车子比较多的城区里面使用内循环,因为尾气很多,外面的空气质量还不如车内的呢。在空旷的地方开外循环调节一下空气。""为了达到最大的空调制冷效果,夏天应该使用内循环。开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使用外循环。等绿灯时,如果前面有车,可以暂时切换到内循环。 "
暴晒过后先开外循环不伤车
夏天,车辆暴晒后车内温度可达六七十摄氏度,如果马上启动AC制冷键,空调系统难以承受这样的热负荷,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车窗,启动外循环先把热气排出去。不到5分钟,车内外温度达到平衡。这时开车上路,加速空气对流散热。一两分钟后,关好车窗,再启动制冷键,将空调循环改为内循环
4. 制冷量名词解释
1: 体积(升)*降温度数÷降温时间(分)*60÷0.86(系数)=(W)
2: 体积(吨或立方米)*降温度数÷降温时间(时)÷0.86(系数)=(KW)
把数据带进去就可以了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
2, 制冷剂是怎么计算的
对于家用电冰箱来说,由于一般采用毛细管节流,其制冷剂的充注量很少。如采用CFC-12或HFC-134a作制冷剂,其充注量一般不超过200g,如采用HC-600a?异丁烷作制冷剂,则充注量更少,仅为80g以下。因此对制冷剂充注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一般前者误差不得大于5g,后者不得大于2g。
制冷剂充注量初始值的确定
电冰箱制冷剂充注量取决于制冷系统管道内部容积大小?即压缩机排气量大小、蒸发器大小、冷凝管长短及储液器大小等 。目前尚无一准确计算公式可借鉴,对于CFC-12制冷剂,可采用下述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 G—制冷剂的充注量(g);Ve—蒸发器等低压部分内容积之和(cm3);Vc—冷凝管等高压部分内容积之和(cm3)。
将上述算出的G再加30g作为试验电冰箱的初始制冷剂充注量。
或者与一台制冷量、有效容积相当的旧型号电冰箱进行比较,在旧型号电冰箱制冷剂充注量的基础上加30g作为试验电冰箱的初始制冷剂充注量。确定时需要考虑直冷、间冷电冰箱不同,往复式、旋转式压缩机不同,CFC-12、HFC-134a与HC-600a制冷剂不同等因素具体有所增减,如对HC-600a系统,以加10g为宜。
名词解释
制冷量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
5. 制冷因数名词解释图
公制的马力(PS)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公斤的物体拉动60公尺(即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 1匹=1 公制马力 (马力) = 735.49875 瓦=0.735千瓦 "匹"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又,因空调的理想能效比一般是3.0-3.6左右,所以"匹"现在慢慢变为制冷量的单位。如1马力(735W)输入功率等效于2500W制冷量,所以1马力输入功率叫1匹,2500W制冷量也叫1匹。 1匹=1马力=735W,匹原来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的量(也就是35机型)。 1、在电工学上,1匹是指735W; 2、在空调行业上,1匹空调的最原始的意思是用735W的电功率制出来的冷量的空调; 3、空调的理想能效比一般是3.0-3.6左右,也就是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值。因此1匹机的空调的制冷量约在2500W左右。但空调行业上制冷量2300到2700W的空调都可以叫1匹机。2000到2300W的叫小一匹;2700到2900W的叫大一匹; 4、现在空调行业,由于降成本的原因,一匹机的空调的耗电功率已经远远大于735W了,差的空调耗电功率已经达到950W,最好的耗电功率也有750W左右。完全偏离了最原始的意思了。 匹是制冷量的单位。选用空调匹数的决定因素有多个,一般是面积大小、房屋高低、密封情况、是否顶楼或日晒情况等等。 1、空调的功率分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2、输入功率即多少瓦,首先是衡量耗电量的一个基准,当然耗电量也与工况密切相关; 3、输出功率不好算,有制冷、制热等不同情况。设计时按150~200kcal/h 制冷量每平方米。 4、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千卡)/小时,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 一般认为: 2500W=1HP(匹) 这里的W和HP(匹)指的是冷量热量单位,不是电功率单位。比如一台空调标注的制冷量是5000W,功率是1800W,其中5000W是制冷量,5000W/2500W=2HP。那这个空调就是2匹的。如果是空调标注制冷量为4800W,或者是5200W,人们通常也说是2匹的空调。 2500W一匹也是一个约数,适应于所有的空调,一般配家用空调都笼统的用匹来套,实际上是很不准确的。一般到商场去买空调的时候,买空调的会问你房间多大,你说是个50的客厅,然后商家告诉你用个2HP的就够了,很笼统,结果是效果不好,配空调配小了,您会以为是空调效果不好。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根据房间面积、房间热源情况和房间的保温情况,根据制冷量单位W来算。再强调一遍,这个匹是个制冷量制热量的单位,不是电功率所说的那个匹,而且是个约数。 马力 (简称“匹”,英文缩写为HP/hp) 是一个古老的功率单位。现时除了汽车工业提及内燃机的功率、空调的制冷效能以外,平时已甚少机会使用马力这个单位,而会使用标准的国际功率单位瓦特。 这个单位是由蒸汽机改进人詹姆斯·瓦特发明,用以表示他的蒸汽机相对于马匹拉力的功率,并被定义为“一匹能拉动 33,000 磅并以每分钟 1 英尺所作的功率”,也就是等于33,000 ft·lb·min-1 目前最常见的定义为: 1 HP=1米制马力 1 HP = 0.98632007006701 英制马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