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农业 > 正文内容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

2023-09-07 10:37:44农业1
<h2>一、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h2><p>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优化路网结构,加强质量监管和公路养护,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农村物流服务便捷化。</p><p>20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省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十四五”时期完成4万公里农村公路、约4000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新增乡镇运输服务站300个以上。</p><p>2025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交通网络、客货运输网络,争取行政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县城比例达到100%。</p><p>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供水建管市场化、饮用水源地表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供水运行、水质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供水服务标准化。</p><p>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域城乡供水管护一体化,力争完成60个县(市、区)水源置换工作,县域内地表水源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0%。</p><h2>二、乡村建设行动是什么意思?</h2><p>乡村全面振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看,乡村振兴要全面推动,也就是说,所有乡村都要振兴,一个不少地实现乡村现代化。二是从振兴内容看,要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领域全面推进,实现乡村的整体进步。事实上,大量的乡村振兴实践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甚至产生“建设性破坏”,以至于有人怀疑乡村到底能否振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乡村价值及其规律缺乏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深入开展乡村认识教育,准确把握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是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教化等价值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是要遵循这一价值体系。实践证明,遵守这一原则,发现乡村价值、尊重乡村价值、放大乡村价值,可以使乡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而脱离乡村价值体系,试图建立一套新体系的做法,无论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难以获得应有效果,甚至以失败而告结束。</p><p>以往很多乡村建设项目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把本来不可分割的乡村整体人为地割裂开来。比如为发展农业而伤害农民,为了民居改造而削弱了农业生产乃至农民生计,为了环境整洁而影响了生产,为了生产而破坏了生态,诸如此类现象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不胜枚举。事实上,构成乡村的各个要素以及表现出的不同价值和功能是彼此融合不可分割的。首先是农民、农业、乡村三要素不可分割,排斥农民、破坏乡村形态,必然导致农业发展动力滞枯;同理,乡村失去生产条件,农民生计就陷入困境,乡村发展就失去秩序。其次,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举例来说,产业振兴中包含着生态要素,如生态旅游、休闲等;也包含着文化要素,如农业品牌塑造、文旅农融合;还包含着人才要素和组织要素。所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能单兵突进,某一个部门单项工作推进,而其他相关部门不能同步跟进或方向相反,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p><p>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p><p>农民是乡村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乡村建设要符合农民需要,适应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要求,乡村才能获得生命力。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基础。</p><p>首先,建设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才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微观动力。家庭农场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家庭农场规模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高素质农民得以存在的有效载体。家庭农场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克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弱化的问题,激发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努力优化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形成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p><p>其次,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合作社被证明是最适合农业和农民特点的高级组织形式。农户和家庭农场存在的诸如生产成本高、面临风险大等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合作来解决。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是乡村建设行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合作社应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乡村社区为基本单位,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所共同决定的。传统村落是熟人社会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有互帮互助传统,有共同的生产与生活资源,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纽带,具有天然的信任与监督机制,容易形成合作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更适合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合作,也就是说,在合作社组织内部充分利用熟人关系的信任与合作传统形成合作机制,在合作社组织之间建立现代契约制度,实现合作社的联合。此外,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农民合作社以乡村社区为单位最容易实现。“村集体”不仅是土地的所有者,也是惠民政策的落实者。独立于村组织之外的合作社,往往会成为“孤岛”,难融入村落文化体系,与乡村社区管理“两张皮”,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现象。因此,农民合作社组织应与乡村社区“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完善合作社功能,发展更大范围的合作社联合社。</p><p>需要指出的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在新型城乡关系框架下进行,只有促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才能遏制乡村衰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特别强调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p><h2>三、乡村建设行动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的?</h2><p>、乡村产业振兴</p><p>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产业振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原生态农业,提高城镇现代化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方向发展,给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p><p>2、乡村人才振兴</p><p>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劳动力,是乡村工作的组织者,是建设乡村振兴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者。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能,是乡村事业创新发展,农业升级与进步的必然联系。</p><p>3、乡村文化振兴</p><p>在我国乡村中拥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化与政治经济相辅相成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属于乡村发展的精神财富资本,为乡村振兴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p><p>4、乡村生态振兴</p><p>生态振兴及是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发展。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内在动力。是对生态文明语境下乡村现实问题的回应.直面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探寻其破解路径,有益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p><p>5、乡村组织振兴</p><p>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尤其是当前蓬勃发展的乡贤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各类协商自治组织,有助于协调利益纠纷,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p><h2>四、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h2><p>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首先要求全面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性,用整体性、一体化思维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空间布局。</p><h2>五、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全文?</h2><p>乡村建设行动方案</p><p>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优化路网结构,加强质量监管和公路养护,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农村物流服务便捷化。</p><p>20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省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十四五”时期完成4万公里农村公路、约4000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新增乡镇运输服务站300个以上。</p><p>2025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交通网络、客货运输网络,争取行政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县城比例达到100%。</p><p>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供水建管市场化、饮用水源地表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供水运行、水质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供水服务标准化。</p><p>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域城乡供水管护一体化,力争完成60个县(市、区)水源置换工作,县域内地表水源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0%。</p><h2>六、5155乡村建设行动指的是?</h2><p>5155乡村建设行动是指《全面推行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具体由1个总方案和5个子方案组成,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设立“五大专班”,分别牵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等“五大行动”,推动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p><h2>七、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点是什么内容?</h2><p>主要内容是自治,德治,法治。</p><p>具体内容如下:</p><p>1、乡村自治就是要弘扬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p><p>2、乡村法治就是要有底线思维,解决基层突出重点问题;</p><p>3、乡村德治就是加强村民德育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传统。</p><h2>八、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重点和路径?</h2><p>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治理的基础,只有基础建设好,之后在进行其他发展时,才能如鱼得水,直接改变乡村的面貌,让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p><p>2、经济建设:经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所在,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让乡村百姓能够从贫穷走上富裕,所以要在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只有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才是真正起到了作用。</p><p>3、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不仅仅是要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还需要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进当地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村民走上真正的致富之路。</p><p>4、公共事业建设:农村的公共事业和城市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所以投入和发展公共事业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的义务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的建设的加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村早日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p><p>5、法治建设:乡村治理只通过宣传是远远行不通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法治的宣传工作,增加农民的法治意识,让农民可以合理合法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让乡村形成良好的风尚。</p><h2>九、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h2><p><p >答:为了确保乡村建设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建设或工作方案,为乡村建设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p></p><h2>十、乡村建设行动措施有哪些?</h2><p >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总体要求、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保障措施。其中,《方案》中明确,2021年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集中力量打造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8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一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抓好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确保乡村建设行动开好局、起好步。2025年,建成100个以上美丽乡村精品村、5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p><p>【分类布局】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p><p>《方案》指出,2021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序推进省级 “百镇千村规划”工程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的规划编制,优先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2025年年底前构建完成县域国土空间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乡村地区规划全覆盖。</p><p>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在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制定市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落实好省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村民住宅用地。</p><p>【交通供水】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域城乡供水管护一体化</p><p>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优化路网结构,加强质量监管和公路养护,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农村物流服务便捷化。2021年年底前保持全市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保持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推动全域公交县镇、镇村两级建设,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建设。</p><p>2021年年底前,在新郑和巩义2个县(市)试点的基础上,启动新密、登封、中牟和荥阳4个县(市)水源地表化工作。2022年年底前,新郑和巩义2个县(市)完成城乡饮用水源地表化任务。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域城乡供水管护一体化,力争完成域内区县(市)水源置换工作,县域内地表水源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0%。</p><p>【教育医疗】每乡镇至少有1所初中</p><p>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方案》明确,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乡村适龄儿童就学。2021年,完工或交付使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643套。推动每个区县(市)至少建好办好1至2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达标中等职业学校,每乡镇至少有1所初中,确保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园。</p><p>在医疗方面,《方案》提出,2021年年底前县级医共体建设成效监测指标优良率达到40%左右,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70%以上。2025年年底前全市1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或接近二级医院水平,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比例达到45%以上并普遍实行 “乡聘村用”,50种以上常见病实现基层首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p><p>【污水垃圾】2025年年底前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p><p>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底前集中力量建设5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对1000多个规划保留村进行整治提升,完成沿黄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基本形成3—5个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美丽乡村组团发展。2025年年底前建成100个以上美丽乡村精品村,5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p><p>分类推进农村卫生厕所,2021年年底前新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万户;2025年年底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p><p>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2021年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 % ; 2025年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保障饮用水源和地下水环境安全。</p><p>2021年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全覆盖。</p><p>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积极开展 “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 (美丽庭院 )” 建设,2025年年底前35 %以上的行政村达到 “四美乡村”建设标准、60%以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达到“美丽小镇”建设标准、60%以上的农户庭院达到“五美庭院 (美丽庭院)”建设标准。</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fa/ny/9887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