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吸收制冷(氨吸收制冷机)
1. 氨吸收制冷机
液氨制冷原理:首先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氨蒸汽;氨蒸汽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蒸汽,这时候氨蒸汽中又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将热量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为液态氨;节流阀将冷凝下来的液氨再有节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的蒸发,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或者说是风将热量吹走了。
2. 氨吸收制冷机组
首先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氨蒸汽;氨蒸汽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蒸汽,这时候氨蒸汽中又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将热量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为液态氨;节流阀将冷凝下来的液氨再有节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这就是制冷全过程。冷却的最低温度零下30度左右。
3. 氨吸收装置
不反应。现在是尿素作为脱硝剂,尿素加热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与二氧化碳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是不会发生反应生成尿素的。
4. 氨制冷压缩机
1.减少泄漏,空气系统审计,减小压力范围,减少空载运行时间,考虑热回收,正确选择压缩空气设备的尺寸。
2.保养压缩空气系统的最佳方法是进行定期的预防性维护!这将保持您通过购买新压缩机或改善旧设备所获得的效率和性能得以很大的提高。
5. 氨吸收制冷原理
为空调用氨制冷成套设备系统,该制冷系统采用直接供液方式。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贮液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等设备组成。
其工作过程是:压缩机1将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的所蒸气吸入气体内,经压缩后成为高压、高温的氨气,先经过氨油分离器2,将氨气中所携带的少量润滑油分离出来,再进入冷凝器
6. 氨吸收制冷机与其它制冷机的区别
液氨:优点,制冷剂相对于氟利昂要廉价,制冷效果好
缺点,有毒。跟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容易爆炸,因为有危险,所以一般没有全自动化设备所以不能实现自动运行,需要人工操作。常用于大型工业制冷。
氟利昂:优点,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缺点,相对于氨制冷量小,制冷剂相对氨要贵很多不环保对大气层有破坏(不过现在有环保型制冷剂;如R134a)。多用于空调,冷柜小型制冷设备。还有用于复叠式超低温系统。
溴化锂:优点,绿色基本算是无污染。缺点,只适合用于空调制冷,需要热源所以工作环境很差。
氨,氟利昂制冷设备基本都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氨可以跟水互溶,所以氨系统不需要有干燥设备,氟利昂不能与水互溶所以需要干燥设备,防止制冷系统发生管道冰堵。
溴化锂相对于氨 氟利昂算是另一种制冷方式叫做吸收式制冷,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浓溶液稀释吸热,变为稀溶液,稀溶液通过加热蒸发掉水分变为浓溶液的过程。
7. 氨气吸收式制冷
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反应。
从蒸发器出来的氨的低温低压蒸气被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氨液。高压常温的氨液通过膨胀阀时,因节流而降压,在压力降低的同时,氨液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下降,从而变成了低压低温的氨液。把这种低压低温的氨液引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即可使其周围空气及物料的温度下降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8. 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的制冷机。它用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其中低沸点组分用作制冷剂,即利用它的蒸发来制冷;高沸点组分用作吸收剂,即利用它对制冷剂蒸气的吸收作用来完成工作循环。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几个换热器组成。常用的吸收式制冷机有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两种。
9. 氨系统制冷
氨制冷剂合成工艺成熟,制取容易,价格低廉。氨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压力适中(冷凝压力一般为0.981MPa,蒸发压力一般为0.098-0.49MPa);单位容积制冷量较CFC-12、HCFC-22大;制冷系数高,放热系数大,相同温度及相同制冷量时,氨压缩机尺寸最小。氨制冷剂在大型冷库、超市食品陈列柜中有广泛应用。
氨制冷剂易燃、有毒,遇水后对锌、铜、青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有刺鼻气味。
采用氨作制冷剂的制冷系统需具备两个特点:安全性,要有完善的密封系统和检漏系统以及完善的报警系统。耐腐性,在氨制冷装置中,其管道、仪表、阀门等均不能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