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背景?
一、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的首领之一,他不但创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外交",而且开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
他不但通过大力办"洋务",初步对中国工业、经济实施了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最早的基础,而且通过创办新式学校、开新科取士、倡导留洋等,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始作俑者之一。因此,称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之父",并不为过
二、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背景?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 (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 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表现:(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四、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始人?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五、中国近代工业时间轴?
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到新中国建立之前,有过三次起飞尝试。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初年的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是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
(1)洋务运动
中国直到19世纪40年代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专制主义国家政权和自然经济状况都不允许商品经济有发展潜能。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19世纪50—90年代,中国建立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或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工厂的管理采取的是在市场没有发育情况下的封建管理模式。
19世纪70年代中叶起,他们开始采取“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等方式创办民用工业。弱小的民营工业既受到来自外国资本的竞争,也受到中国官僚资本的压迫,处境艰难。甲午战争后,中国民营工业的发展开始突破困境。
1894年,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的炮声中宣告失败。它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工业化尝试。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
(2)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二次尝试是在民国初期。
背景:(1)新建的共和政府主张工商业自由,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进行了经济法规的初步建设。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顾及东方,商品输出锐减,同时,还增加了对各种战略物资的需求,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六、中国近代的新兴工业和传统工业都有哪些?
近代新兴的工业主要有半导体为主的产业和光有关的产业,如手机电视电脑数控设备还有汽车智能化等等的产业,传统的工业有纺织业药品食品等等,前者涉及多数为家庭高消费或者超好消费领域较为普遍,而后者多数为人们日常必须品较为普遍。
七、中国近代工业区的形成影响?
演变:
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历程是从经济的工业化到政治的法制化、民主化,再到思想的人性化、科学化三个层面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的。而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是指机器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一刻也未曾停留。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经济市场逐渐形成。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也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切要求掠夺中国的工业原料,向中国倾销工业品,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世界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工业化历程。
19世纪60-90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始。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时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并受其双重压迫和束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多种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1895—1913年以工业化为主体的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1923年前后。在此期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还有缫丝、卷烟、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都有很大幅度的发展。采煤、冶金、水泥等重工业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民族企业,但是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从金融和重工业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统制,民营企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发展的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萧条之路。
日本在侵华时期掠夺中国资源,统治中国经济,占领区的所有的工业都受到严重摧残。抗战结束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民族资本又受到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制,加上内战的爆发,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机又遭到扼杀,工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工商业大量倒闭破产,1948年8月实行金圆券改革,更使民营企业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1949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1953~1956年,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从此,我国的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3年党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 “一化、三改造”的方针,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工业化进程正式启动。我国以苏联的援助下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背景
(1)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
(2)北洋政府的鼓励
(3)“实业救国”热浪的推动和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
(4)一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5)传统权力结构的松解
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产生)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无产阶级产生)
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之难有三:
一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只重视农业,而轻视工商业,认为农业是本,而其他产业是末.更要命的是,在哲学上,认为物质至小是虚无的.所谓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太极因为是虚无,是不可知的,因此是不值得探究的.从而在思想深处就限制了人们对自然的进一步探索.在原子、电子、光学、力学、数学的研究领域,几乎无所作为,大大地落后与近代的西方.
二是教育的落后.近代中国在对人的教育上,注重读经(四书五经)教育,重视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自然科学的教育非常的浅薄.
三是人才的匮乏.也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没有培养出有工业眼光的人才.张蹇等一辈,只是去美国、去西欧,亲眼目睹了西方工业的发达,才触发了在中国办工业的决心.但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中,要想办好工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知识的缺乏、人的缺乏、资金甚至政府支持的缺乏.
九、中国近代工业化早期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大致可分为洋务运动和晚清“新政”时期两个发展阶段。晚清近代工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把中国推进了近代社会的大门,但由于这个进程不是中国近代因素不断积累的结果,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它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有违近代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畸形特征。
一、从工业化进程看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的状况,军事工业超前,民用工业滞后。同时,官办、民办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失常。洋务工业从官办工业起步并形成官僚垄断局面;民用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处处受到排斥打击,始终未能获得独立经营的地位。清末新政时虽然民办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中国近代工业始终发展缓慢。
二、从工业化布局看
中国早期近代工业以大城市为据点,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冲击沿海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本身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极不充分,近代化的起步又带有明显的统治集团的目的性和意志性,这就造成城市中的近代因素不能及时扩散到农村和内地。相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本、人才被吸引到城市中来,出现一种“倒流效应”,都市经济及生活方式越来越近代化,而广大农村则仍然滞留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中。
三、从工业化范围看:
中国近代工业是以“单项突进,倾斜发展”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此,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一种畸形状态,即商业性的农业发展以农村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为代价。
首先 农作物的栽培以帝国主义的需要为转移,这说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失去其独立性。
其次,农产品的商品化以出口为主要目标,而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却主要是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民。他们经济力量薄弱 消息闭塞,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垄断组织能够通过对价格的控制加重对我国农民的剥削。
再次,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和收购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就得不到充足的原料供应,反而要由国外进口部分补充。同时,农村市场也被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品的销售,受到极大阻碍。
结果形成这样的局面: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主要给帝国主义提供了原料,但不能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原料供应;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给帝国主义提供了市场,并没有给民族资本主义需要提供更多的购买力;中国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两极分化,只不过促使劳动人民更加贫困,并没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更快发展起来;中国的近代工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因此,工业化进程根本无法推进传统农业和小手工业的社会化改造,也始终没有带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而使中国经济结构呈现出特有的二元特征。
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原因在于当时的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陈这个时期在中国取得了较大的利益。一战结束后,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也结束了。
十、中国近代的变化?
近现代以来,东方在世界中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着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抵抗史,更是打倒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那么,曾经广袤而富裕的东方,为何会在几百年前瞬间被西方翻身压倒在地呢?历史发展中心的迁移究竟是以什么为参考凭据的呢?东西方各自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方向,目前都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势头呢?对于这些问题,实在是需要我们用清醒而理性的眼光来反思与审视。
古往今来的众多学者,对于东西方历史是变迁因素都进行过探讨,大部分人的分析角度都偏向于经济方面,而军事方面则讨论的相对较少。但是,事实上,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怎么可能离开军事?纵观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从宋、元到明、清,每一次分裂,每一次合并,每一次妥协,都离不开军事技术的作用。
然而,军事技术的发展,则是由一次次军事活动与政策推动的,这里,我们通过对东西方军事上的比较,或许会更进一步接近彼此的历史分流原因。
宋朝是火器开始取得重要发展的时期,而且,在那个时期,海上力量的战略能力逐渐压倒陆上强权。而中国就是在海陆这两种力量的对比演变中,逐渐失去了成为强者的机会。从宋朝到清朝,内亚地区和长城以南的战略竞争、中国王朝和南方海洋世界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主题。
所以,海陆权力和海陆战略发展模式的竞赛,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而1840年,英舰炮轰广东只是一个导火线而已。宋元变迁是重视陆军发展而忽略海军发展的结果,明朝时期,政府彻底放弃了远洋开拓,想一心对抗北虏却反而被南倭和红夷所侵蚀。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陆权的发展再次达到中国历史的巅峰,但却在海洋上面临着被动。仅仅从晚清史去判断东西方历史的变革是很不完整的,因为,晚清的局面,只是事物发展到了最后的一个结果。而其原因与过程,在宋明时期就已经在缓慢地累积沉淀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索,那就是:在明清时期,火器技术与海上事业的发展,赋予了军事方面的一定实力。
那么,为什么没有造就最终实质性的变革与胜利呢?
其实,还是要回归到当时的明清视野下。在那个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纷扰复杂的国内争端与和平,便一度放下了对于火器等军事装备的创新与开发,这就导致了装备更新换代的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陆地上的城墙建筑技术越发精炼,便造成了火器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也加深了统治者忽视火器发展的决心。而西方殖民者则细心地利用了这一点,他们不去陆地上挑衅,反而先是机灵地将沿海要塞巩固成了自己的殖民据点。
虽然,东方的传统军事力量无人能敌,并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如果不懂得创新,一切都将是空谈。西方殖民者能够常常在亚、非、拉实现以少胜多的军事胜利,不仅与武器装备领先,也与其军事力量的技术进步有着很大关系。而后者,则是受前者的推动或说是适应前者来实现的。
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也在不断引进和改进武器装备,但是,能够最有效的发挥新型武器装备效能的组织方式,其发生的变革相当有限。而组织技术和装备技术的共同进步,往往局限于少量的精锐部队或是新编兵团,其组织体制甚至是新式装备难以实现彻底的推广,这种情况,直到晚清依然如此。
历史的发展是曲线的进程,很少表现为直线。中国近代的“落后”并非短期造成的,也不是长期停滞的结果,国人应当重新从历史中获得自信。很多国人欣喜于中国崛起的前景,同时,也希望规避各种历史的“陷阱”。
反思历史教训,被赋予了积极的一面,而历史所谓的“进化”,是在“挑战——应战”模式中发生的,但是,其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能力的发展往往是要满足需求的。没有需求,动力就不足,能力就没有办法被“逼”出来。
直白地说,技术曾经让中国足以应对问题,而结果却使中国放弃了发展更先进的技术。因此,要始终处于世界潮流的前列,就要主动勇往直前,不要等到压力出现才反应,那时可能就来不及了,或者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然而,保持日日履新的状态,需要转换意识,这不是保持忧患意识那么简单,是寻求一种不甘停顿于现状的状态。现如今,当我们回顾那段屈辱历史的时候,一定要以史为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知道,只有国富民强,才能免除一切灾难,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