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业 > 正文内容

1970年至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02-07 15:48:34工业1

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发展动力与发展成效都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特征逐渐由曲折波动转向基本稳定,发展动力不断从外部激励向市场引导转变,发展的成效从数量安全扩展到质量与结构的优化。

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此带来的政策红利有效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年均增长率约为1.52%。

同时,开始了对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逐渐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的粮食长期短缺困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实现了由绝对短缺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减(免)税增保、一减(免)一增”的方式,又一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与种粮积极性。

通过逐渐开放粮食市场,同时通过建立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产量稳步迈上两个亿吨级台阶,使得中国粮食安全在数量与总量上保障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我国于2014年适时调整了粮食安全战略,开始在立足国内的坚实基础上,注重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战略。

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与总量问题,更重要的在于质量方面与结构方面。如何更全面地实现“吃得饱”,并不断向“吃得好”转变,是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jfa/gy/24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