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业 > 正文内容

伊朗汽车工业发展史?

2024-04-04 06:01:02工业1

一、伊朗汽车工业发展史?

伊朗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伊朗都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增长,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伊朗市场。美国和英国是当时伊朗主要的汽车供应国,但汽车主要依赖进口,汽车组装业务尚未在伊朗本土开展。直到1957年,在德黑兰建立了吉普车生产车间,这标志着伊朗开始尝试组装汽车。20世纪60年代,随着更多大型汽车工厂的建立,伊朗开始生产各种卡车、巴士等。1967年,伊朗国家工业公司获得英国Talbot公司的许可,开始组装生产第一台汽车,名为“Paykan”。此后,伊朗国家工业公司不断升级其产品线,陆续生产出皮卡、微型客车、乘用客车等。在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促使伊朗经济高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伊朗汽车工业的扩张。1979年,伊朗成为美国以外唯一获得许可组装凯迪拉克的国家,这标志着伊朗汽车工业发展的顶峰。然而,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和随后的两伊战争给伊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许多外国合作伙伴撤出了市场,零部件供应中断,产量大幅下降。在这样的困境中,伊朗没有放弃汽车工业,而是开始寻求自力更生的道路。在此背景下,伊朗成立了两个主要的国有汽车制造商:Iran Khodro(IKCO)和SAIPA。这两家公司分别与标致和罗孚保持了合作关系,并开始生产各自品牌下的车型。尽管历经多次挑战和动荡,伊朗汽车工业依然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伊朗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多种类型的汽车,包括轿车、卡车和巴士等。然而,与国际标准相比,伊朗的汽车工业在技术和质量上仍有待提高。总的来说,伊朗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尽管面临过种种困难和挫折,但伊朗人民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努力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逐渐走向自给自足的道路。希望以上内容能为你提供帮助。如需更多关于伊朗汽车工业的资料,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资料以作更深入的了解。

二、2021年将什么设为石油纪念日?

1949年9月25日

玉门油矿解放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石油河欢腾不息

祁连山红色映照

新中国石油工业翻开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序幕

指引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

建设新中国的信念坚定、脚步铿锵

玉门解放

犹如一把火炬

燃旺信仰、烛照征程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在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新一届党组立足建党百年,回望中国石油走过的光辉历程,将玉门油矿解放日设定为“中国石油纪念日”。这个日子是党全面领导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起点,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源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让我们铭记

这个属于百万石油人的日子

9月25日

中国石油纪念日

始于1949

“‘石油魂’宣讲”履行文化责任突出成果

72年的时间

石油人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

勇担为国找油的神圣使命

铁人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

被称为“钢铁钻井队”

他的精神永远注入这支英雄的队伍

第18任队长李新民带领队伍

把井打到了海外

实现了铁人的夙愿

现任队长张晶带领队伍

连续三年实现年进尺“十万米”

累计进尺突破300万米

他们用青春、热血凝聚成“石油魂”

放歌于新时代

让我们追随精神传播者的脚步

感悟那段高擎精神火炬的文化长征

三、中国贫油论主要内容?

中国贫油论

在解放前,“中国贫油论”曾经喧嚣一时,一直到解放后,“中国贫油”的阴影仍然存在不少人的头脑中,似乎中国的石油工业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贫油论”到底是怎么出来的?

1914~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与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签订协议,成立中美油矿事务所,合办延长油矿。1913~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派顾问地质师克拉普(中国名马栋臣)、富勒(中国名王国栋)等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东北、内蒙古地区,进行地质调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获得有价值的石油资源。在此之前,也还有一些外国地质学家,对中国进行过地质调查。1914~1919年,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打井7口,耗资270万美元,未获结果。

由此,这些地质学家回国后,纷纷在各杂志写文章,散布“中国贫油”的观点。

富勒首先发表了几篇文章,对我国石油资源进行评价。他在《中国东北部的含油远景》一文中写到:“中国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以岩砖型及其时代看,没有含油可能性。”某些地区像陕西盆地“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工作。”他们还把中美两国的地质条件进行比较,得出“两个国家中都发现了古生代的石灰岩,但中国比美国的石灰岩变质程度高,美国的厚岩层富含有机质,形成大量油田,中国东北该层缺失,石灰二叠地层厚度小不能像美国那样,生产出大量石油。”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远东矿业与工业》一书的《远东石油》中,甚至估计“中国石油的储量,充其量也不过美国的1%。”

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经理罗杰斯,在《美国实业发展史》(1932年)一书中断言:“中国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脉,根据岩石走型和生迈出时代,都没有储存有开采价值石油的可能。”使人不解的是,一些中国学者,也步外国人后尘,宣扬“中国贫油”论。有的说,“吾国号称地大物博,而石油一矿实属贫乏,无可讳言。”有的竟作出“中国石油无希望的结论”。1934年,国民党政府编的《中国经济年鉴》中,引用美国地质调查所资料,认为中国石油储量极其贫瘠,总共只有19100万吨,仅为美国石油储量的2%。

四、石油化工属于重工业吗?

不属于重工业的。

  石油化工(英文:Petrochemical )又称石油化学工业,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见石油化工发展史)。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五、中东石油发展史?

      在伊拉克第一口成功的油田是1928年由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石油公司联合发现的。类似的情况1932年在沙特阿拉伯,1934年在科威特,也同样由西方石油公司成功地找到了石油。当地的政府从石油公司收到一笔预售费和一笔很小的版税。 

      石油公司所获利润向他们自己的国家缴税。石油产地国家不向石油公司收税,也不能分享他们的利润。石油公司的开采权利一般是由几个石油公司的联合体来分享的,比如说像沙特的阿美公司。伊朗的石油资产是由安格鲁伊朗公司所拥有,(后来被命名为英国石油),而科威特的市场由海湾石油(雪佛莱)和英国石油所控制。

六、石油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七、中国钻井工程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石油钻井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崛起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从苏联和罗马尼亚相继引进了中型石油钻机。

60年代,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等油田发现后,石油钻井队伍有了更大的发展。

70年代初,全国各油田的钻井队已普遍使用了国产石油钻机。

80年代,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二手深井电动钻机、先进的定向井工具仪器和注水泥装备等。

90年代末期,除少量尖端技术的钻井设备仪器外,我国已能自行生产深井电动钻机和绝大部分的钻井装备。

目前全国陆地石油钻机总数已超过千台,每年的钻井工作量在1800~2000万米之间,年钻井进尺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苏联,是世界名副其实的石油钻井大国。

建国初期,钻井技术主要学习和应用前苏联的钻井经验。

70年代末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加,科学钻井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钻井工程设计技术、优质钻井液技术和高压喷射钻井技术是这个时期钻井科学实践的主要内容。

80年代末,形成了高压喷射钻井、优选参数钻井、定向井、丛式井等配套的钻井技术。

特别是90年代,从国外相继引进井下无线测量仪、顶部驱动装置、欠平衡压力钻井装置后,为我国水平井钻井、大位移井钻井、分支井、欠平衡压力钻井和油气层保护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装备和技术基础。

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和装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现除个别的尖端技术和装备外基本与国外同步,已具备和国外钻井承包商抗衡的实力。近年来,世界石油钻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它既是石油钻井能力的竞争,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

从90年代末期,我国跻身国际钻井市场后,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有近百台石油钻机在国际钻井市场作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石油钻井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

八、东营发展史50字?

东营市是适应石油工业发展于1983年10月建立的省辖地级市。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广饶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县;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建市前3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东营”原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村名。1964年3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部址设在东营村,对外称“九二三厂”。东营成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基地。

为支援和配合石油开发会战,1965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和惠民地委决定在此设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东营始以行政区域名称出现,但无行政辖区,只组建和统辖部分为油田服务的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等行业。1967年2月,东营工委和东营办事处机构并入垦利县。1971年12月,重新恢复东营工委和办事处机构。随着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东营地区渐具城市规模。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以国函字249号文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划定市区范围,并将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两县划归东营市领导。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又以国函字175号文批准将惠民地区的广饶县划归东营市管辖。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九、我国沥青产业发展史?

回答如下:中国的沥青产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沥青生产线,并在建设公路和铁路时大量使用沥青。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公路建设,沥青也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56年,中国第一个炼油厂——大庆炼油厂开始生产沥青,标志着我国沥青工业的正式启动。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沥青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的石油化工企业开始大量生产沥青,并建立了沥青生产线。80年代初,我国沥青工业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沥青的品种和规格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我国沥青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我国沥青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成为世界上沥青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沥青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沥青工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产量和品种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十、关于克拉玛依石油发展史?

克拉玛依油田迈向智能化

这是一座为共和国的建设立下过特殊功勋的油田,这是一座开采了半个世纪依然充满活力的油田,这是一座身处戈壁荒漠却能自觉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油田,这是一座偏处西北却能把数字化做到全国领先的油田。

她就是过去由新疆石油局开发、现在由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克拉玛依油田。

功勋油田

共和国石油工业长子建立三大功绩

1955年10月29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下,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了强劲的油流。从此,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诞生了,西方学者言之凿凿的“中国贫油论”破产了。

1913年到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与北洋政府签订协议,派地质师克拉普和富勒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石油资源。

1914年至1919年,美孚耗资270万美元,在陕北的不同地质构造上打了7口探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

据此,富勒发表了几篇论文。他在《中国东北部的含油远景》一文中写道:“中国东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含油可能性。”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认为中国“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石油开发工作……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生产出大量石油。”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远东矿业与工业》一书中说:“中国石油的储量充其量也不过美国的1%。”

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经理罗杰斯在1932年出版的《美国实业发展史》一书中断言:“中国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脉……都没有储存有开采价值石油的可能。”

从此,“中国贫油论”成了一道令人丧气的魔咒。

因此,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不仅在现实层面为对石油如饥似渴的新生共和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业血液,而且在精神层面上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迷思,为共和国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发更多更大的油田扫清了观念障碍。

这是克拉玛依油田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功绩。

初生的克拉玛依油田自落地之日起就开始奔跑。从发现之日起仅仅4年之后——到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年产原油达到161.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8.5%,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克拉玛依油田共生产原油近3亿吨、天然气534亿立方米。2010年,克拉玛依生产原油1089万吨,生产天然气38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蕴藏着全国储量最大的环烷基稠油,生产着全国品质最好的环烷基稠油系列产品。目前,克拉玛依所生产的原油中,“环烷基稠油”的产量超过了1/3。“环烷基稠油”可以比喻为石油中的稀土。从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到要承受冬夏达70摄氏度以上温差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从远赴南极的“雪龙号”到超过国际最高标准2倍以上的食品级白油,它都不可或缺。

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茫茫荒原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奉献巨量石油、特种石油,这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第二大功绩。

就在克拉玛依人快马加鞭力促增产的1959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从仅有的几万名石油工作者当中,选派出了包括克拉玛依油田最高行政领导——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在内的6000多名骨干支援大庆会战并扎根在黑土地上。在此后三四十年间,在江汉、胜利、华北、塔里木等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克拉玛依油田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了人员、技术和一切需要奉献的物资。

可以说,中国陆上的大部分油田,都有克拉玛依油田的血脉传承。

因此,克拉玛依油田不仅是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而且是共和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石油圣地”的誉称,并非虚至。这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第三大功绩。

百年油田

专家对克拉玛依持续繁荣充满信心

作为新中国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今年已经56岁了。历数全世界的油田,能在勘探开发50年后仍然保持青春活力的,屈指可数。那么,克拉玛依油田是否也垂垂老矣?

从1981年到2010年这29年中,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降低产量外,克拉玛依油田的油气产量一直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

那么,这种上升的态势还能持续吗?

在技术层面上,油气产量持续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是油气储量。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勘探领域——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总资源量为107亿吨,其中石油86.8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19亿吨、天然气储量2175.8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仅仅分别为24.4%和8.7%。

2005年,中国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的贾承造说:“全国有很多老油田发展到一定的高点之后,产量都在下降,只有克拉玛依油田的产量一直稳步上升……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中油集团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领导与专家对克拉玛依油田率先建成百年繁荣的油田充满了信心!”

绿色油田

环保优先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绿意蒙蒙

6月25日,新疆测绘局航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时发现:除抽油机所占地基被硬化外,连绵起伏的沙丘基本上被生机勃勃的梭梭、红柳、绿草所覆盖。现在,在这片4.88万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有克拉玛依所属的石西、石南、陆梁、莫北、莫索湾等5座油田的数千口油气井在日夜喷涌。它们年产油气当量近500万吨,占克拉玛依油田总产量的近35%。

截至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而这个我国第二大沙漠固定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达40%至50%,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达15%至2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能绿意蒙蒙,和克拉玛依油田从上世纪就开始坚持环保优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挺进沙漠腹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环境保护被列入了全程监督下的油气田开发的技术方案中:凡是人为动过的沙丘作业面,施工完毕后,全部进行固沙处理。在陆梁油田的开发中,曾有一家施工企业的职工不按规定线路在沙漠中开车行驶了约500米的路程,被新疆油田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并被责令恢复地表植被。

沙漠油田开发20年来,新疆油田公司对沙丘作业面做到了100%固沙处理。仅此一项费用,就占油田开发总投资的5%。

从2007年9月开始,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以“油气田地貌恢复到自然状态,生态环境得以保持,油气田设施统一规范,给员工创造一个绿色、舒心的工作环境”为目标的“创建绿色油气田”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建立起了长效机制,油田实现了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007年,地处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获得了“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荣誉,陆梁油田也已于近日通过了“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评审。

数字油田

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

克拉玛依油田是名副其实的边陲油田。在一些人心目中,边远就意味着落后。事实果真如此吗?

1993年,当时的克拉玛依油田决策层决定在油田整体上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两年的摸索,1995年,克拉玛依正式踏上了数字油田的建设征程。

1999年11月,“克拉玛依数字油田信息平台”的第一个版本在北京正式发布。次年5月,这个平台就在中石油集团全国范围内的其他油田推广。2008年,这个平台已经不断完善升级至6.0版。平台上80多套系统一共开发了16000多项功能,并且实现了所有系统的集成。

如今,克拉玛依人这样说:克拉玛依油田有两个,一个在准噶尔盆地38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另一个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中。也就是说,通过数字化,克拉玛依油田已经被装进了计算机里。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油田中都处于领先水平。现在,只要你坐在装有相关系统的电脑前,轻点鼠标,全油田的任何一口油井的任何情况,一切均可尽收眼底。

一个最近发生的事实说明了数字油田的力量——

勘探风城油田,用了28年。在前24年的时间里,一直采取的是“分层勘探”模式,也就是科研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个区域中一个个有希望的“点”进行攻关。依靠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方式,24年间,总共才探明6000多万吨原油储量。

这是因为信息化手段的制约,研究处于分立的状态。

2007年,数字油田基本建成,克拉玛依的科研人员开始在一个叫做“勘探协同工作环境”的虚拟空间中上班。他们有了对风城油田进行“整体勘探”——将整个区域作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研究的条件。于是,仅仅4年的时间,一个拥有4.2亿吨环烷基稠油资源量的、中国最大的整装稠油油田全盘托出。

数字油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1月15日,“智能油田”建设开始全面实施。

“智能化油田就是能够全面感知的油田,能够自动控制的油田,能够预测趋势的油田,能够优化决策的油田。”克拉玛依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化油田的定义。根据项目实施方案,5至10年后,初步建成的智能油田可以根据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的情况,自动调整战略战术,做出生产决策。克拉玛依石油人还将可以在网络终端上操控准噶尔盆地的任何一口油井、任何一条管线和任何一个阀门。

代表着现代科技先进水平的“数字油田”已使克拉玛依油田发生了凤凰涅槃式的变化,而“数字油田”的升级版“智能油田”的建设,又将使克拉玛依油田焕发出怎样的活力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jfa/gy/26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