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冷供暖标准(设计制冷供暖标准是多少)
<h2>1. 设计制冷供暖标准是多少</h2><p>1 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多层建筑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材质选用;</p><p> 2) 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热镀锌钢管、钢管、不锈钢管、铜管,连接方式可采用管件连接或焊接;</p><p> 2 通风、空调调节风道的管材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材质选用;</p><p> 3 排烟风道、排烟用补风风道、加压送风和事故通风风道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多层建筑,宜采用镀锌钢板或钢板制作;</p><p> 2) 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热镀锌钢板或钢板制作。</p><p>5.1.2 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伸缩节;</p><p> 2 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p><p> 3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管道穿越建筑物外墙时应设防水套管,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应设套管。基础与管道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内应填充柔性材料;</p><p> 2) 当穿越的管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为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室外就近设置柔性连接件。</p><p> 4 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p><p> 5 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管道抗震支吊架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p><p>5.1.3 通风、空气调节风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风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各装一个柔性软接头;</p><p> 2 风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p><p> 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²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p><p>5.1.4 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本条文已废止,相关条文见《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p><p>5.1.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p><p> 1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宜设置在独立建筑内。当布置在非独立建筑物内时,除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采取防止燃料、高温热媒泄漏外溢的安全措施;</p><p> 2 建筑物内敷设的钢制烟囱抗震设计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的有关规定执行;</p><p> 3 布置在建筑物内的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宜设置在地下室;</p><p> 4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当必须采用吊装时,应避免设在人员活动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但应设置抗震支吊架;</p><p> 5 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锅炉、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冷热水箱、整体式蓄冰槽、热交换器等设备、设施可不设防振基础,但应使其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8度、 9度建筑物的设备、设施的连接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p><p> 6 运行时产生振动的风机、水泵、压缩式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机组、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等设备、设施或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等设备、设施对隔声降噪有较高要求时,应设防振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限位器应经计算确定,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p><p> </p><h2>2. 制冷系数供热系数</h2><p>一般冰箱制冷系数为1.7。</p><h2>3. 制冷系数和供热系数如何计算</h2><p>供热系数是供热效率</p><p>工质想热源放热q1,从冷源吸热q2,热源T1,冷源T2</p><p>供热系数=q1/(q1-q2)=T1/(T1-T2)</p><p>供热系数=制冷系数+1,因此供热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一般情况下也大于1。像一般市场空调的制冷系数都在2.5~5左右,它反映了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也就是cop。</p><h2>4. 供暖设计规范</h2><p>根据《低温辐射供暖标准规范》规定:</p><p>(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p><p>(2)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p><p>(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p><p>(4)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p><h2>5. 供暖设计要求</h2><p>配电室的话,一般都不装暖气的</p><p>一般要求是,门向外开,相邻房间应能双向开启或者向低压方向开启。</p><p>1)、高压配电室(有充油设备):应为向外开的防火门,可以装弹簧锁,但不可以有门闩。</p><p>2)、油浸变压器室:采用铁门或木门内侧包铁皮,单扇门宽≥1.5时,应在大门上加小门小门上应装弹簧锁锁的高度应考虑室外开启方便。大门及大门上的小门应向外开启其开启角度≥120°,同时尽量降低小门的门槛高度,使在室内外地坪标高不同时,出入方便。</p><p>3)、干式变压器室:采用非防火门,单扇门宽≥1.5时,在单扇门的一扇上应加开供维护人员出入的朝外开启的小门。小门应装弹簧锁,小门及大门的开启角度≥120°。</p><p>4)、低压配电室:允许用木制。</p><h2>6. 供暖设计方案</h2><p>2021最新齐齐哈尔市城市供热管理规定</p><p> (2017年5月31日齐齐哈尔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7年8月25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 2017年8月30日齐齐哈尔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公布 自2017年8月30日起施行)</p><p>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规范供热采暖行为,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p><p>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以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规定。</p><p> 第三条 城市供热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安全运营、规范服务、保证质量、节能环保”的原则。</p><p> 第四条 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供热管理工作。</p><p> 市供热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供热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具体负责龙沙区、建华区和铁锋区的供热管理工作。</p><p> 各县(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供热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p><p> 发改、财政、物价、质量技术监督、规划、环保、电力、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相关工作。</p><p> 第五条 城市供热应当以热电联产、大型热源等集中供热为主,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能低的供热方式。</p><p> 热电联产、大型热源等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的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p> 第六条 新增集中供热热源由热源建设单位投资建设,产权归热源建设单位所有。</p><p> 第七条 新建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项目报建审批前向供热主管部门提出供热负荷配套申请,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确定供热方案。</p><p> 新建供热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主管部门提出协同审查申请,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协调供热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施工全过程及各项技术审查,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设计、施工质量达到行业技术规范标准。</p><p> 第八条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买卖、承接、卸载既有供热负荷。确需调整供热负荷的,应当提前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并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p><p> 第九条 新建建筑使用燃气、电、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的,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当向供热主管部门备案。</p><p> 既有建筑由水暖供热方式改变为燃气、电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的,应当于年度供热期开始30日前经供热单位同意,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备案。</p><p> 第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的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供热单位也应当自主投入资金对供热负荷区域内的老旧供热管网进行升级、改造,逐年加大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力度,使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网规划建设相协调。</p><p> 供热再次加压设施的维修和管理,由供热单位负责。</p><p> 第十一条 本市供热的起止时间为当年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p><p> 第十二条 热用户办理供热合同更名的,原热用户应当在办理更名手续前,与供热单位结清热费。</p><p> 第十三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热用户室内温度定期抽样测温制度,根据负荷区域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测温抽样采集点与检测时间,测温记录应当由热用户签字。</p><p> 第十四条 在供热期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居民卧室、起居室(厅)温度全天不低于18℃,其他部位温度应当达到设计规范标准。</p><p> 居民室内温度低于18℃,高于16℃(含16℃)的,按日退还用户日标准热费的30%;室温低于16℃,高于14℃(含14℃)的,按日退还用户日标准热费的50%;室温低于14度的,按日退还用户日标准热费的100%。属于热源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赔付,再向热源单位追偿。</p><p> 本市建立供热考核奖励机制。提倡和鼓励居民卧室、起居室(厅)舒适温度全天不低于20℃,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p><p> 第十五条 实行分户供热的热用户申请停止供热的,应当于年度供热期开始30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供热单位应于接到申请后10日内形成书面答复意见。对不同意停止供热的,应当说明理由。</p><p> 申请停止供热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缴纳本户热费总额20%的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p><p>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停止用热:</p><p> (一)非分户供热的热用户;</p><p> (二)新建建筑供热设施保修期内;</p><p> (三)首层、顶层的房屋危害相邻热用户用热安全或者室内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的;</p><p> (四)其他可能危害相邻热用户用热安全或者室内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的。</p><p> 第十六条 新进户的用户,其热费应从开具进户通知单的日期起计算。开具进户通知单之前发生的房屋热费由建设单位缴纳。</p><p> 第十七条 未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热费应当按照建筑面积(含分摊面积)标准计收。热价由价格主管部门按规定核定。</p><p> 第十八条 未实行热计量收费的房屋,层高超过3.2米的,每超过0.1米,加收基本热价的3%。文化、教育、体育以及保护建筑等公共事业性建筑加收至100%为上限。</p><p> 第十九条 有供热设施的阁楼、地下室,顶板下表面与地面的净高在1.2米(不含1.2米)以下的,不计算建筑面积;净高在1.2米(含1.2米)以上,2.1米(不含2.1米)以下的,按照建筑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净高在2.1米(含2.1米)以上的,全部计入建筑面积。</p><p> 第二十条 为保证供热质量和供热安全,热网挂表供热单位应当在供热期前向热电联产供热单位预交不少于上一个供热期热费总额的30%,用于充抵末寒期热费结算。同时,应当于每月初向热电联产供热单位结清实际热费,4月末结清全部热费。热电联产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p><p> 供热期内,热网挂表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标准科学运行,不得擅自调低或者关闭热网流量,影响供热质量和热网系统安全运行。</p><p> 第二十一条 供热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八条,未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买卖、承接、卸载既有供热负荷的,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供热主管部门依法吊销其《供热许可证》。</p><p>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给予以下处罚:</p><p> (一)热网挂表供热单位未按照时限交费,影响供热质量和供热安全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处以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p><p> (二)热电联产供热单位未履行合同约定,影响供热质量和供热安全的,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p><p> (三)热网挂表供热单位未按照供热标准科学运行,擅自调低或者关闭热网流量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影响供热质量和热网系统安全运行的,依法吊销其《供热许可证》。</p><p> 第二十三条 乡村实行集中供热的,参照本规定执行。</p><p>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p><h2>7. 设计制冷供暖标准是多少度的</h2><p> 家庭制冷供暖最好采用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的中央空调采暖方式,中央空调成为很多家庭最省事的制冷采暖方式,冷暖一体的空调无疑给家庭采暖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省去了另外购买采暖设备的开支。但长时间采用空调采暖,不仅耗电量大,而且从上而下的热风传递,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往往只感觉身体的温暖,脚底却依然感觉冰凉,在舒适度上还是差强人意。</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