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业 > 正文内容

制冷能力国际单位(制冷单位换算)

2023-04-26 13:22:05工业1
<h2>1. 制冷单位换算</h2><p><p >计算方法如下:</p><p>1、计算实际需要的制冷量: 按照用房间实用面积(地毯面积,家有到顶落地大橱可以扣除相应占地面积)计算; 每平方米150瓦特; 如果顶层或者有西晒西,按照每平方米200瓦特计算。</p><p>如果有西窗或者既顶层又西晒,每平方米至少250瓦特;既有西窗而且又是顶层,每平方米至少300瓦特;只能多不能少; </p><p>2、计算好实际制冷量后,换算成为空调商品上的名义制冷量,一般来说,家庭中央空调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是2000大卡x1.162=2324(W-表示制冷量)以此类推。</p><p>3、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p><p>其中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 1(W),门窗的方向、大小,家居人数等都会消耗一定的制冷量,如: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 /m2,如果是楼顶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p></p><h2>2. 制冷单位换算器</h2><p>制冷功率单位以匹来核算,匹与瓦的换算为制冷功率每匹等于1500瓦功率,用功率匹换算为功率瓦便于计算电路的电器元器件等的额定值等,如空调制冷功率匹无法直接算出其额定电流值,但把匹换算成瓦就能直接算出其运行时的额定电流值等。</p><h2>3. 制冷单位换算方法</h2><p>压缩机功率 = 制冷量×能耗比。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x1.162=2324 (W)</p><p>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关系。制冷量是一个类似于功率的名词,如一个房间的需冷量可以按200W/m²来计算所需的制冷量,制冷装置能提供的制冷量由压缩机的种类及参数、制冷剂的种类及充注量、装置系统的结构、风道布置等因素有关,一般实验测得此数据。</p><h2>4. 制冷单位换算一匹等于多少瓦</h2><p>1匹约等于0.735千瓦。</p><p>“匹”是英制功率单位,用P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主单位是瓦,用W表示;另外还有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等。由于1匹约等于735瓦,所以1匹=0.735千瓦。“匹”虽已逐渐淘汰,但在衡量空调和发动机的功率大小时,人们还习惯用“匹”来表示。</p><h2>5. 制冷量单位换算</h2><p>1、围护冷间热流量计算=φ1=KAa(tw-tn)2、货物热流量计算:φ2=φ2a+φ2b+φ2c+φ2d(1)食品热流量=φ2a=m(h1-h2)/3.6t(2)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流量φ2b=mBbCb(t1-t2)/3.6t(3)货物冷却时呼吸热流量φ2c=m(φ&#39;+φ&#39;&#39;)/</p><p>2(4)货物冷藏时呼吸热流量φ2d=(mz-m)*φ&#39;&#39;3、通风换气热流量计算φ3=φ3a+φ3b(1)冷间换气热流量φ3a=(hw-hn)nVnpn/3.6t(2)操作人员所需新空气热流量φ3b=30nrpn(hw-hn)4、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φ4=1000ΣPd*ξb5、操作热流量计算φ5=φ5a+φ5b+φ5c(1)照明热流量φ5a=φd*Ad(2)开门引起的热流量φ5b=nk&#39;*nk*Vn*(hw-hn)*M*pn/(3.6*24)(3)操作人员热流量φ5c=8/24*nr*φr一、冷却设备负荷:φs=φ1+Pφ2+φ3+φ4+φ5P货物热流量系数 ,对冷却间、冻结间、货物不经冷却直接进入冷藏间的冷却物冷藏间取1.3,对于其他冷间(冻结物冷藏间、冰库、部分冷却物冷藏间取1.0)二、机械负荷计算φj=(n1Σφ1+n2Σφ2+n3Σ3φ3+n4Σφ4+n5Σφ5)*Rn1围护结构热流量季节修正系数,取1n2货物热流量折减系数,冷却物冷藏间取0.3-0.6,冷藏间公称体积大值时取小值,冻结物冷藏间取0.5-0.8,公称体积大时取大值。n3同期换气系数,取0.5-1,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为大值时取大值。R为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失补偿系数,直接冷却系统取1.07,间接冷却系统取1.12。</p><h2>6. 制冷单位换算app</h2><p>1 可以通过电子计算器或者在线计算网站得到制冷量的计算结果。2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空调室内外温度、室内面积、室内高度、玻璃面积、人数等因素,需要比较繁琐的计算过程。3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例如热负载计算软件、空调计算软件等等,可以通过快速输入信息,得出准确的制冷量计算结果。这些工具便于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准确地完成相关计算,提高工作效率。</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jfa/gy/9882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