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业 > 正文内容

私营手工业发展状况? 简述一下北宋文学发展状况?

2023-08-26 07:19:42工业1
<h2>一、私营手工业发展状况?</h2><p>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民营手工业经春秋战国和秦汉发展以后,魏晋南北朝受重创,到隋唐才得以恢复。</p><p>  中国古代手工业特征:农业的补充与从属;历史悠久,领先世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p><p>  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日用工艺品的工艺美术。 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手工艺品由自然材料制成,能够无限量制作。此类产品实用、美观,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和重要性。“工艺”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是指一种特殊的工艺技能,尤其指手工艺术的诸多门类</p><h2>二、简述一下北宋文学发展状况?</h2><p>北宋文学在诗、文、方面,都有全面卓越的发展。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三大家的崛起为标志,宋诗的发展进入了它的鼎盛期。</p><p>继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北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等嗣其余响,使宋代古文成了具有较强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p><p>而兴起于民间的词到宋代更是高度繁荣,达于巅峰状态。</p><h2>三、简述发酵工业发展史?</h2><p>发酵工程以其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和容易处理等特点,而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农业、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发酵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发酵工业的总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p><p>发展简史</p><p>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业,属于厌氧发酵。</p><p>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这使有机酸、维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p><p>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基础上的。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用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的生产中。</p><p>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阶段。</p><p>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数学、动力学、化学工程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开始被用于发酵过程的研究。目前,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已经被应用于生产。</p><h2>四、简述北宋时科举制的发展状况?</h2><p>北宋时科举制的发展状况</p><p>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p><h2>五、简述中世纪世俗教育的发展状况?</h2><p>中世纪指的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所以整个中世纪时期也被称为“神性教育”的时代。</p><p>中世纪的教育主要包括基督教的教会学校和世俗的骑士学校。</p><p>(一)教会学校</p><p>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p><p>(1)修道院学校</p><p>①组成部分:</p><p>内学:教育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p><p>外学:教育不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p><p>②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服从、贞洁和安贫等品质。</p><p>③教育内容:</p><p>神学——圣经</p><p>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p><p>④教育人员: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p><p>⑤教育方法:专制(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p><p>(2)大教堂学校</p><p>①位置:大主教所在的城市</p><p>②教育目的:培养僧侣和统治人才</p><p>③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p><p>④教育对象:贵族子弟</p><p>(3)堂区学校:</p><p>①位置:牧师所在的村落</p><p>②教育目的:对贫民进行初等教育,普及宗教教义</p><p>③教育内容:读、写、算</p><p>④教育对象:贫民子弟</p><p>(二)骑士学校</p><p>法兰克王国确立的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土。骑士教育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p><p>①教育目的:培养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效忠封建领主的武夫。</p><p>②教育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p><p>③教育实施</p><p>宗教教育阶段(0-7岁):母亲在家中抚养,内容是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和身体养护。</p><p>礼仪教育阶段(8-14岁):进入上一级家中,主要训练侍奉主人和主妇,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进行比武训练。</p><p>侍从教育阶段(15-21):重点学习骑士七技。</p><p>因为骑士受教育一直是在自己的家庭或者上一级的家庭中,所以骑士教育是典型的“家庭教育”。</p><h2>六、简述东南亚工业发展方向?</h2><p>欠发达地区首选想到的是:劳动力充足。东南亚以旅游业为主,以加工业,农业为主导。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p><p>地质灾害: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常见的有地震,火山较少。。人口集中于河流地区。石油输出与中国、日本等广大消费市场。</p><h2>七、简述汉代教育状况?</h2><p>1,汉代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汉代的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私学在两汉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其程度有的相当于太学;有的相当于地方官学。但较普遍的还是蒙学。</p><p>2,汉代以儒家思想为教育的主流。汉代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经学教育。统治阶级为了扩大儒术的影响,大力兴办学经的学校,选拔经学教师,出版经学书籍,增加学生名额。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为封建制学校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p><p>3,汉代还倡导社会教育。向人民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以使人民服从封建统洽者的统治。</p><h2>八、1911至1919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h2><p>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下面四个阶段曲折历程:</p><p>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p><p>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p><p>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p><p>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p><h2>九、1937年中国工业发展状况?</h2><p>193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仅13.6亿美元。当时,中国现代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简单推算,1937年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为136亿美元。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告诉记者,“这(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大数字,总体上反映了当年中国人所遭受的惨痛的损失,但是数字背后,应该是资料,应该是档案,应该是活生生的、甚至血淋淋的事实真相。”</p><h2>十、简述非洲的居民及其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h2><p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非洲陆续发现了许多上古人类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发现的距今320万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热带森林、开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遗骸。一些人类学者利用遗传学技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认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他们认为:400-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在10万前,这个部落开始走出非洲,迁到西亚,然后从西亚迁到世界各地,6万年前进入亚洲内地,4-6万年到达大洋洲,3.5万年前到达欧洲,最后在3.5万前跨越白令海峡抵达美洲。这些迁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p><p>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时间里,古埃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建筑了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许多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东征西讨,扩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时的埃及疆土,南到苏丹,西到利比亚,北至小亚细亚,东及两河上游。扩张的同时,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传播。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入古希腊,衍变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又衍变为现代西方拉丁文。强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间,埃及多次向外扩张,也受到四周强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从此,埃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相继被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长期统治。</p><p>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苏丹是古埃及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当时,埃及人把苏丹称为努比亚。这一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了国家。埃及的入侵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公元前8世纪,苏丹人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抗运动,赶跑了埃及人,建立了库斯王国。公元前751年,库斯王国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持续了88年。后来,库斯王国迁都麦罗埃,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库斯王国地处西亚、北非与非洲的交通要道,成为非洲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库斯人掌握了冶铁技术,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铁中心。他们和埃及人一样,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公元前350年,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征服了库斯王国。</p><p>阿克苏姆王国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建国于公元前。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到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相继征服了埃塞俄比亚南部、库斯王国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一些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创造了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埃塞俄比亚文字。阿克苏姆的强盛局面持续了几个世纪。公元570年,波斯人将阿克苏姆人赶出了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人切断了阿克苏姆的海上贸易通道。公元7世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使阿克苏姆王国遭到了灭顶之灾。埃塞俄比亚人逐渐退居中央高原,一直保持独立的地位。</p><p>埃塞俄比亚以南为东非地区。北起索马里半岛,南至南非北部沿海的非洲东部沿海是非洲大陆和外界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地区。从7世纪末开始,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开始迁到东非沿海的各个城市居住。在长期的交往当中,阿拉伯人和当地非洲人通婚,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东亚、东南亚文化,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了具有鲜明商业城邦文明特征的斯瓦希里文化。13-15世纪,斯瓦希里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与斯瓦希里人进行贸易。</p><p>在东非内陆地区,维多利亚湖的周围,曾经出现过强大的王国,如布尼奥罗王国、布干达王国。它们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到19世纪,随着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都退出了历史舞台。</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jfa/gy/9887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