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h2>一、汉赋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h2><p>汉赋主要分为散体赋和骚体赋两大类汉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p><p>1、散体赋的形成标志 枚乘《七发》</p><p>2、汉大赋时期 即汉武帝时期,赋的主要特点是宏大,主要以司马相如为代表,奠定了散体赋的体制。</p><p>3、西汉后期至东汉中叶 依旧以散体大赋为主。</p><p>4、骚体赋 东汉末年逐渐兴盛,但最初也有几篇著名的代表作《过秦论》、《长门赋》</p><p>希望对你有用。 </p><h2>二、员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h2><p>四个阶段:</p><p>一是认识阶段。对单位的性质任务,有个基本了解,知道单位结构,人员构成。</p><p>二是适应阶段。刚毕业的学生入职,人生面不熟,工作人员需要适应,工作环境需要适应,具体工作需要适应。</p><p>三是成长阶段。当适应工作的方方面面之后,就逐渐的能够把握技巧,使得与人交往的技巧得到提高,使工作技术得到提高,使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成熟阶段。各个方面的成长提高,使得员工走向成熟,成熟使与人交往更加通畅,成熟使技术更加精湛的成为老师,成熟使处理事情的能力更进一步提高,有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领导者。 </p><h2>三、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h2><p>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p><p>特点: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仅是依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的。通过摸爬滚打的感觉和动作形式逐渐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式。</p><p>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步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p><p>2、前运算阶段:2-7岁</p><p>特点: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认知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首先具有的一个特点叫做万物有灵论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p><p>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p><p>(1)泛灵论。又称“万物有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例如幼儿园的草坪上树上标着“别踩我,我会疼”小孩就会主动不踩小草。</p><p>(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p><p>(3)刻板性。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例如幼儿园的小孩认为男孩就是穿短裤短头发的,女孩就是长头发穿裙子的。</p><p>(4)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运算活动,能够由前推后,但是却不能由后推前。例如小明的哥哥是小亮,问小亮的弟弟是谁?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知道的。</p><p>(5)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皮亚杰借助“质量守恒定律”测试小孩,发现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p><p>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p><p>特点:此阶段孩子的特点都是与上一个阶段相反的。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孩子具有了守恒性,在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具有了可逆性。</p><p>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他们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的训练。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理解规则和原则但是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不敢改变。其中这一时期去集中化是这一阶段儿童成熟的最大特征。</p><p>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p><p>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p><p>思维特点如下:</p><p>(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p><p>(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皮亚杰借助“钟摆问题”发现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思维具有了互补性和灵活性,也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p><h2>四、戏剧发展的四个阶段?</h2><p>中国戏剧的发展:</p><p>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p><p>(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p><p>(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p><p>(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p><h2>五、火势发展的四个阶段?</h2><p >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发展、猛烈、衰减、熄灭五个阶段。</p><p>1、初起阶段:一般固体物质燃烧时,10-15分钟内,火灾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的流动速度比较缓慢,辐射热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比较慢,燃烧一般还没有突破房屋建筑外壳。</p><p>2、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扩大,为控制火势发展和扑灭火灾,需一定灭火力量才能有效扑灭。</p><p>3、猛烈阶段:燃烧发展达到高潮,燃烧温度最高,辐射热最强,燃烧物质分解出大量的燃烧产物,温度和气体对流达到最高限度,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受到破坏,使其发生变形或倒塌。</p><p>4、衰减阶段:随着可燃物燃烧殆尽或者燃烧氧气不足或者灭火措施(洒水或者化学灭火)的作用,火势开始衰减。</p><p>5、熄灭:当可燃物烧完或者燃烧场地氧气不足或者灭火工作起效,火势最终熄灭。</p><h2>六、资源发展的四个阶段?</h2><p>一般将一个机构建立的产品/服务、支持性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计划、获得、管理和分配。</p><h2>七、CIS发展的四个阶段?</h2><p>第一阶段萌芽期(1985~1996 年):在 1990 年代初,无源像素 CIS(PPS)作为第一代 CIS 进入市场,相对初期CIS,PPS 主要改善了信噪比。</p><p>第二阶段缓慢发展期(1997~1999 年):在 1990 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了数字像素 CIS(DPS),使用像素级模数转换器和存储单元,最大程度降低信号在排列中的衰减和干扰,提升成像质量。卷帘快门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卷帘快门通过对每列像素使用 A/D 来提高读取速度,每列像素数量可达数千,缩短了读取时间提高了帧速率,但对动态物体会产生畸变。</p><p>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期(2000~2006 年):新技术层出不穷,2000 年全局快门技术出现,增加采样保持单元,动态物体无畸变,但引入了新噪音源。</p><p>第四阶段发展成熟期(2007 年至今):索尼将全局快门 CMOS 芯片小型化,三星改进 BIS 技术提升感光度,国际商业机器实现全局快门模式下背面照射,佳能提出在全局快门中为保持单元遮光消除新噪声源;2011 年索尼提出采用堆叠式 CIS 结构与 BSI 结构结合的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第六代 Exmor 产品中。</p><h2>八、硒的发展四个阶段?</h2><p>1.无机硒 2.人工合成有机硒 3. 纳米硒 4. 纯天然有机硒</p><p>第一阶段 无机硒</p><p>又名亚硒酸钠,以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主的无机硒,一般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吸收快,安全性差,对人体毒副作用严重,有较大毒性, 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p><p>第二阶段 人工合成有机硒</p><p>以硒酵母和麦芽硒为主的硒蛋氨酸有机硒。以无机硒溶液(亚硒酸钠)为载体,添加入酵母菌、麦芽等进行发酵转换,只经过一次生物转换,同时因为技术原因导致有机硒、无机硒分离不彻底,会有大量无机硒残留,硒酵母是补硒药,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低硒引起的疾病。麦芽硒大都为低硒病人保健硒。与无机硒比,硒酵母和麦芽硒毒性低,安全性高,人体吸收率偏低,成本高,长期服用有脱发、指甲变形、肝损伤等副作用。</p><p>第三阶段 纳米硒</p><p>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而成的还原硒,也叫纳米硒。纳米硒既保证了硒。纳米硒既保证了硒元素的生物活性,便于机体迅速吸收,又保证了硒的高安全性,避免了硒的副作用。价格昂贵,不易普及大众补硒是纳米硒的弊端。</p><p>第四阶段纯天然有机硒</p><p>有机植物活性硒,植物活性硒是农作物从富硒元素的土壤或肥料中通过纳米根部或叶面吸收技术,将硒吸收到植物体内,经过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和农作物自身的生物转化作用,其核心技术现将无机硒发酵制成富硒有机肥,然后用此肥种植特殊植物,在经过十几道工序,制成生物态硒。硒元素转化成易于人体吸收和代谢的硒代蛋氨酸等。植物活性硒易于人体吸收,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可长期食用,易于普及全民补硒,人体吸收率高达99.9%,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人体补硒方法。</p><h2>九、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h2><p>1、预备期(0-1岁):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故又称“先声期”。到孩子8个月时发声练习达到高峰,会开始开始说叠音字,如爸爸、妈妈,并会逐渐改变音量和音词以模仿真正的语言。 </p><p>2、语言发育期(1-2岁):说话较晚的孩子到1.5岁时基本都会说了,这段时期能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能听懂大人说的话。 </p><p>3、语言发育第二期(2-3岁):能说短句,如吃饭、我饿了、爸爸回来了、我们走吧等。 </p><p>4、完备期(3-6岁):说话流利,讲话清楚,会用很多词类,接近成人说话能力,会说句子。</p><h2>十、班级发展的四个阶段?</h2><p>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p><p>这一阶段是指班级组建之初,班级成员互不相认,每位同学只是按照课表进入同一教室上课或根据班主任统一安排参与共同活动。同学彼此之间处在新奇而互相观察状态,共同对班主任的依赖性较强,班级工作主要由班主任主持。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p><p>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p><p>这一阶段的班级学生在经历初始阶段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后,彼此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人际关系,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也形成了各种小团体或小交际圈。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p><p>班集体雏形的形成,有四个主要标志:一是出现了一支能主动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班干部队伍,他们既能带头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反映民意,提出合乎同学需要的班级活动建议,并能在班主任指导下提出班级目标,核定班级计划;二是班级大多数成员开始出现了对班级活动的期待,并且愿意为班级活动的成功出智力、出体力;三是在班级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了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班级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班级大群体;四是班级规范和班级舆论初步形成,谁守规范,谁爱集体,谁就会受到舆论的赞扬,反之,则感受到舆论的压力,这意味着班级已对其成员的成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p><p>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p><p>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班级已有了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班级已经形成了坚强的核心,班干部已有了独立主持班务能力的能力,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