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委托代理合同要交印花税吗?
<h2>一、请问委托代理合同要交印花税吗?</h2><p> 委托代理合同不需交纳印花税。 委托代理合同不是《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的应税合同类型,所以,不需要交纳印花税。 《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帐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p><h2>二、设计合同要交印花税吗?</h2><p>你好!</p><p>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二条所说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因此,建筑设计合同应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依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p><h2>三、采购合同要交印花税吗?</h2><p>采购合同双方都要交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九条 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印花税票。第十条 印花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第十一条 印花税票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票面金额以人民币为单位。第十二条 发放或者办理应纳税凭证的单位,负有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 条例第八条所说的当事人,是指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保人、证人、鉴定人。税目税率表中的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代理纳税的义务。第十六条 产权转移书据由立据人贴花,如未贴或者少贴印花,书据的持有人应负责补贴印花。所立书据以合同方式签订的,应由持有书据的各方分别按全额贴花。第十七条 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第十八条 按金额比例贴花的应税凭证,未标明金额的,应按照凭证所载数量及国家牌价计算金额;没有国家牌价的,按市场价格计算金额,然后按规定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第十九条 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为外国货币的,纳税人应按照凭证书立当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第二十条 应纳税凭证粘贴印花税票后应即注销。纳税人有印章的,加盖印章注销;纳税人没有印章的,可用钢笔(圆珠笔)画几条横线注销。注销标记应与骑缝处相交。骑缝处是指粘贴的印花税票与凭证及印花税票之间的交接处。第二十一条 一份凭证应纳税额超过五百元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填写缴款书或者完税证,将其中一联粘贴在凭证上或者由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标记代替贴花。第二十二条 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税务机关对核准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单位,应发给汇缴许可证。汇总缴纳的限期限额由当地税务机关确定,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第二十三条 凡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应加注税务机关指定的汇缴戳记、编号并装订成册后,将已贴印花或者缴款书的一联粘附册后,盖章注销,保存备查。 第二十四条 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凭证的保存期限,凡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办;其余凭证均应在履行完毕后保存一年。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对凭证不能确定是否应当纳税的,应及时携带凭证,到当地税务机关鉴别。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对凭证的性质发生争议的,应检附该凭证报请上一级税务机关核定。第二十七条 条例第十二条所说的发放或者办理应纳税凭证的单位,是指发放权利、许可证照的单位和办理凭证的鉴证、公证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单位。 </p><h2>四、委托代建合同是否交印花税?</h2><p>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居民委托代建房屋契税征免问题的批复文号:国税函[1998]829号文件精神,委托代建合同属于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需要计税贴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帐薄;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居民委托代建房屋契税征免问题的批复文号:国税函[1998]82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1998-12-28—————————————————————————————————————————————————————————————————湖北省财政厅; 你厅《关于城镇居民委托代建房屋如何征收契税的请示》(鄂声财农税发[1998]1014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根据你厅提供的情况,仙桃市居民赵明超通过与房屋开发商签定“双包代建”合同,由开发商承办规划许可证、准建证、土地使用证等手续,并由委托方按地价与房价之和向开发商付款的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实质上是一种以预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房的行为,应照章征收契税。 </p><h2>五、民事诉讼委托代理合同交印花税吗?</h2><p>合同不交税。</p><p>但是律师代理费需要交税,一般是由律所缴纳。</p><h2>六、要交印花税的合同是双方都要交吗?</h2><p>购销印花税是合同双方都要交纳。此外购销双方如果未签订购销合同还需缴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八条 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字〔1988〕第255号)第四条的规定 条例第二条所说的合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其他有关合同法规订立的合同。 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契约、合约、单据、确认书及其他各种名称的凭证。 因此,对购销双方未签订合同,但有购货单或进货单等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也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p><h2>七、购销合同双方都要交印花税吗?</h2><p>房屋买卖合同属于权利转移书据,要按合同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比如房屋的价款如果是30万元,那印花税就是300000*0.05%=150元。</p><p>印花税是对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文件征收的税种。</p><p>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p><p>1、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补贴印花税票外,可处以应补贴印花税票金额3~5倍的罚款;</p><p>2、对未按规定注销或画销已贴用的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可处以未注销或者画销印花税票金额1~3倍的罚款;</p><p>3、纳税人把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税务机关可处以重用印花税票金额5倍或者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p><p>4、伪造印花税票的,由税务机关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h2>八、合同印花税是否合同双方都要交呢?</h2><p>您好,劳务派遣合同印花税不用缴纳,不在印花税条例的举例范围内,不征印花税。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二)产权转移书据;(三)营业账簿;(四)权利、许可证照;(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p><h2>九、农机服务作业合同需交印花税吗?</h2><p>不需要交印花税!服务合同是以服务为标的的合同。合同法规定的服务合同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以及技术合同。</p><p>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税种。</p><p>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p><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印花税计征范围实行列举法,不在条例列举范围内的合同不征收印花税。</p><p>对服务合同计征印花税的范围仅限于“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三贴花,由立合同人缴纳。除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服务合同无需缴纳印花税。</p><p> </p><p>法律依据:</p><p>《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p><p>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p><p>(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p><p>(二)产权转移书据;</p><p>(三)营业账簿;</p><p>(四)权利、许可证照;</p><p>(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p><h2>十、电梯维修保养合同交印花税吗?</h2><p>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立合同人按加工或承揽收入万分之五贴花。</p><p>因此,企业签订的电梯维修保养合同应当按照“加工承揽合同”税目缴纳印花税,立合同人按加工或承揽.</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