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
一、简述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归根到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学科。
一般来讲,在一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采集(识别)完成了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因此,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中间件或者接口(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将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加工,最终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在有的场合,中间件本身就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中间件还可以支持单一系统不同的协议的产品的工作。
二、简述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综合布线又称智能建筑布线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由非屏蔽阻燃全系列产品组成的开放系统体系。
它将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电力、消防等安保监控系统结合起来。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实现灵活、管理方便、易于扩充、符合六类高标准布线系统。系统以可靠性、安全性、标准化及通用性、良好的扩展性为原则,能够支持现有各种网络结构及协议,同时兼顾布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满足现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建筑物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内都由配线架、干线光缆或电缆、配线设备、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通过配线架由光缆进行连接。
(1)实用性:
实施后,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2)灵活性:
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像监控设备等。
(3)模块化:
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像、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4)扩展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5)经济性: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6)通用性:
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三、简述无线电技术发展历史?
(1)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无线电波技术的重大进步。无线电通信在军事和政府各方面的行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干扰和拦截
导致了加密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战的早期形式。第一台无线电控制的试验性的无人飞行器诞生。
(2)1945年
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发表文章,提出了地球同步卫星的想法,该卫星向全世界广播无线电波信号以促进全球通信。
(3)1950年
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可供工业使用的晶体管诞生。电视机问世。
(4)1957年
苏联将“斯普特尼克”卫星送入轨道,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
(5)1962年
Telstar卫星上线,并成功地将电话和电视广播转播到世界各地。
(6)1960-1970年
二极管和三极管逐渐从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晶体管。汽车上的移动电话系统被开发出来,1973年,摩托罗拉的执行官马丁·库珀首次使用手持移动电话原型机进行无线通话。电子对抗继续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于1978年上线。
四、简述未来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好。检验检测行业相关认证标准化建设 愈来愈受到国家战略性支持。未来检验检测产业将 迎来怎样的发展趋势,据相关资料了解,未来检验检 测产业将呈现市场化、品牌化、信息化几大发展特 点。其一:“市场化、一体化”是检验、检测认证切实 发展的大势所趋。从与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 构的合作来看,有战略眼光的大品牌机构,其管理者 们都在寻求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
五、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以下的四大技术,就是未来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
纳米锂电池:充电时间大幅缩短
世界上最快的特斯拉超级电站,仅需40分钟就能充电80%,但这和纳米锂电池一比就不算什么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发明了一种基于纳米管的新型电池,能在2分钟内充电70%,其使用寿命长达20年。但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这项技术要普及恐怕还需要好几年。
锂空气电池:蓄电量倍数提升
锂空气电池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只有200 Wh/kg左右,而现有的锂空气电池已经达到500 Wh/kg,理论上的极限是12k Wh/kg,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IBM公司很看好这项技术,发起了“电池500”的项目,也就是将续航里程提升到500英里(即800公里)。
固态电池:更轻便,更安全
传统锂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而固态电池原理相同,只是将电解质换成固态——通常是金属混合物。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起,传导更多的电流,同时有效减少电池体积和重量,安全性更出色。因为液态电解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副反应,容易产生爆炸,而固态电池就不会有这问题。
半固态锂液流电池:生产成本更低
在此领域最领先的莫过于蒋业明教授开创的24M公司,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可以说是对液流电池的改进,它的电极由锂化合物粒子和电解液混合而成,电极厚度比传统锂电池增加5倍,既提升了能量密度,又减少80%的“非活性”材料,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除了以上这4项技术,还有泡沫电池、锂硫电池、石墨烯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部分都处于研发阶段,还很难说哪种电池会成为下一代的主流产品。百花齐放虽是好事,但也造成了研究资金的分散。
锂电池在短期内不会被淘汰,仍将占据主流地位。
六、电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的四大技术,就是未来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
纳米锂电池:充电时间大幅缩短
世界上最快的特斯拉超级电站,仅需40分钟就能充电80%,但这和纳米锂电池一比就不算什么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发明了一种基于纳米管的新型电池,能在2分钟内充电70%,其使用寿命长达20年。但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这项技术要普及恐怕还需要好几年。
锂空气电池:蓄电量倍数提升
锂空气电池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只有200 Wh/kg左右,而现有的锂空气电池已经达到500 Wh/kg,理论上的极限是12k Wh/kg,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IBM公司很看好这项技术,发起了“电池500”的项目,也就是将续航里程提升到500英里(即800公里)。
固态电池:更轻便,更安全
传统锂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而固态电池原理相同,只是将电解质换成固态——通常是金属混合物。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起,传导更多的电流,同时有效减少电池体积和重量,安全性更出色。因为液态电解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副反应,容易产生爆炸,而固态电池就不会有这问题。
半固态锂液流电池:生产成本更低
在此领域最领先的莫过于蒋业明教授开创的24M公司,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可以说是对液流电池的改进,它的电极由锂化合物粒子和电解液混合而成,电极厚度比传统锂电池增加5倍,既提升了能量密度,又减少80%的“非活性”材料,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除了以上这4项技术,还有泡沫电池、锂硫电池、石墨烯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部分都处于研发阶段,还很难说哪种电池会成为下一代的主流产品。百花齐放虽是好事,但也造成了研究资金的分散。
锂电池在短期内不会被淘汰,仍将占据主流地位。
七、简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是开发新材料与传感器智能化发展相结合。
八、简述未来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1.趋势之一: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 专家分析认为,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可大幅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RFID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RFID技术有望成为推动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新品润滑剂。 2.趋势之二: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将成为物流发展的突破点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趋势下,及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信息和品质信息已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受到自然、天气、通讯、技术、法规等方面的影响,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很大制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惜助新的科技手段,完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成为物流领域下一个技术突破点。 3.趋势之三: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将日益被重视 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物流信息技术,在享受网络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时刻饱受着可能遭受的安全危机,例如网络黑客无孔不入地恶意攻击、病毒的肆掠、信息的泄密等等。应用安全防范技术,保障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安全、稳定地运行,是企业长期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九、简述词的发展历程?
词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敦煌曲子词
词的产生最早还起于民间。《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很可能就是隋代的民歌。敦煌曲子词的发现给词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敦煌曲子词使我们看到了早在文人词兴起以前词在民间的盛行情况,看到了初期词在民间的发展和当时词体本身的成熟程度。
2、文人词
文人词在初、盛唐时已偶有所作,如沈佺期作《回波乐》,唐玄宗作《好时光》,张志和作《渔歌》,戴叔伦作《转应曲》,韦应物作《调笑》等。但那时词体还初由民间转到文人手中,所以创作极少。
3、五代词
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六十六首。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4、宋词
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十、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