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研发 > 正文内容

《七律》(七律长征)

2023-05-14 10:12:18技术研发1
<h2>1. 《七律》</h2><p>关于李商隐七律诗有:</p><p>《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p><h2>2. 七律长征</h2><p><p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p >这首诗的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p><h2>3. 七律诗</h2><p >《三首最长的七律诗》如下:</p><p>1、夏夜</p><p>  一抹红霞坠翠楼,几只鸦雀向村投。竹林小径星如寂,垂柳梢头月似钩。</p><p>  街舞平添欢乐曲,霓虹闪烁醉人眸。</p><p>  暖风吹过闻花色,流水无声夏夜羞。</p><p> 2、五月</p><p>  五月娇繁日影长,却闻布谷叫声彷。</p><p>  骄阳不倦疲飞鸟,甘雨何时顾我乡。</p><p>  但使惊雷闻四野,喜逢玉露漱羞棠。</p><p>  南风吹落绒花秀,麦垄平添色正香。</p><p>  3、仲夏</p><p>  骄阳似火麦香闻,布谷河边柳色熏。</p><p>  落日余晖流水去,月升星寂露沾勤。</p><p>  不知犬吠谁家落,却见飞萤树影欣。</p><p>  野渡蛙鸣临仲夏,花开几度乱纷纭。</p><h2>4. 七律到韶山</h2><p><p >《七律·到韶山》是现代诗人毛泽东所做的一首七律。《七律·到韶山》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p><p>诗词主要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有力突出当时“红旗”与“黑手”的斗争、“红”与“黑”的搏斗的尖锐激烈。</p><h2>5.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h2><p><p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p><p>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p><p>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苍黄:这里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p><p>虎踞(jù)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kǎi)而慷。</p><p>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p><p>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慨而慷:感慨而激昂。</p><p>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gū)名学霸王。</p><p>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p><p>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霸王:指楚霸王项羽。</p><p>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p><p>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p><p>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p><h2>6. 七律二首·送瘟神</h2><p>这两首诗是毛主席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的血吸虫病时,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时刻系念着人民的领袖,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热忱化作了这两首七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闪射出了灿烂的艺术光辉。</p><h2>7. 七律二首·送瘟神瘟君指的是</h2><p>描写驱除瘟疫的古诗推荐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其中“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流露出诗人对中国人民终于驱除瘟疫的衷心喜悦,渲染出对“瘟神”的鄙视和嘲讽。</p><p>全诗如下:</p><p>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p><p>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p><p>译文:</p><p>春风吹拂杨柳新绿,新中国一片春意盎然,六亿人民意气风发,个个都像古代的尧舜一样。</p><p>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意翻波逐浪,青山有意化崎岖险阻为康庄大道。</p><p>人民群众挥动银光闪闪的铁锄,挥舞着坚实的臂膀,兴修水利,整治山河,使大地都为之颤动。</p><p>试问瘟神啊,你要往哪里去?人们焚化纸钱,点起明烛,火光明亮,照耀天空,以此来送走瘟神。</p><h2>8. 七律诗的格律要求</h2><p>答:七律排句格律</p><p>七律诗的平仄格律表</p><p>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p><h2>9. 《七律》秋瑾</h2><p>1、《就义诗》&nbsp;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p><p>&nbsp; 2、《就义诗》&nbsp;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p><p>&nbsp; 3、《赠友人》&nbsp;朱德: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p><p>&nbsp; 4、《狱中诗》&nbsp;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p><p>&nbsp;5、《绝笔诗》&nbsp; 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p><p>6、《题西乡南洲游猎图》&nbsp; 陈独秀: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p><p>&nbsp; 7、《七律》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p><p>&nbsp; 8、《吊鉴湖秋女士》&nbsp; 柳亚子: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平阳。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p><p>&nbsp; 9、《无题》&nbsp; 孙中山: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p><p>&nbsp; 10、《囚歌》&nbsp; 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这地下的烈火将我比同这活棺材烧掉。</p><h2>10. 七律的平仄格律</h2><p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初学者应先背熟、记住“基本格式”,再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这是学习的一个窍门。</p><p>(一)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p><p> (记忆方法)</p><p>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p><p>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p><p>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p><p>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p><p>(1式)</p><p>(为叙述方便以上简称(1式),下同)</p><p>所以说(1式)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p><p>(二)五律的平仄类型</p><p>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p><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p><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联)</p><p> (2式)</p><p>由(2式)两联、4句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p><p>(1)仄起式 </p><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p><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p><p> 注:只是将 (2式)重复了两遍。</p><p>例《春望》杜甫 </p><p>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p>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p>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p><p>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用(2式-4)起头(2式-4为2式的第4句,下同),其余不变。</p><p>(2)平起式 </p><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p><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p><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p> 注:只是颠倒(2式)两联的顺序重复了两遍。</p><p>例《山居秋暝》王维 </p><p>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p><p>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p><p>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p><p>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p><p>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用(2式-2)起头,其余不变。</p><p>(三)七律的平仄类型</p><p>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p><p>(1)平仄脚 </p><p>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2式-1)</p><p>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p><p>(2)仄平脚 </p><p>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2式-2)</p><p>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p><p>(3)仄仄脚 </p><p>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2式-3)</p><p>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p><p>(4)平平脚 </p><p>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2式-4)</p><p>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p><p>这样,五言(2式)就变成了以下的七言(3式)。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p><p>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p>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p><p> (3式)</p><p>由(3式)两联、4句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p><p>(1)仄起式 </p><p>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p><p>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p>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p><p>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p> 注:用(3式-2)起头。</p><p>例《到韶山》毛泽东 </p><p>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p><p>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p><p>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p><p>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用(3式-3)起头。其余不变。 </p><p>(2)平起式 </p><p>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p><p>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p><p>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p>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注:用(3式-4)起头。</p><p>例《长征》毛泽东 </p><p>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p><p>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用(3式-1)起头。其余不变。</p><p>综上所述,记住基本格式,学会推导其他格式,学律诗就不用死记硬背了。</p><h2>11. 七律冬云</h2><p>冬 云</p><p>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p><p>雪压冬云白絮飞, 独有英雄驱虎豹,</p><p>万花纷谢一时稀。 更无豪杰怕熊罴。</p><p>高天滚滚寒流急, 梅花欢喜漫天雪,</p><p>大地微微暖气吹。 冻死苍蝇未足奇。</p><p>[题解]</p><p>1962年冬,在国内,刚刚经历了3年特大灾荒;在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表面上看,似乎处在困难时期,正式隆冬的样子。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则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这首诗的旨意。</p><p>[注释]</p><p>(1)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p><p>(2)暖气:指地热。</p><p>(3)罴:棕熊。</p><p>(4)冻死……:是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p><p>[赏析]</p><p>运用比兴的手法借冬境来抒发情怀,通过对冬的形象的塑造,从而揭示和显现了一般和普遍真理;诗中冬的形象,代表了诗人的观点、情感,已经人格化了且具有社会意义。</p><p>寓意温暖、智慧、文静、慈爱、抱负不凡、心怀广阔、前程远大。冬泛指季节冬天、最后、终。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云指云彩,也指说话、高空、云中、或轻柔舒卷如云之物。</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jsyf/9884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