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内容

柳州在制造汽车方面有什么优势?

2022-04-28 00:46:27新能源1

作为柳州本土人,见证人柳州汽车工业的发展,90年代就有柳微,柳汽,柳特,柳工,柳机,柳发等汽车相关企业,而且当时这些企业都是柳州市乃至全国头牌企业,汽配厂,汽配城也已遍地开花。发展到今天,柳微合资,去年216万辆全国稳稳的老大,柳汽,柳特,柳工一般般,柳机,柳工不好过,柳发破产,柳州汽车整体规模是扩大了,全国大的汽配供应商和汽车运输物流公司在柳也是铺天盖地的建厂,可以说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柳州的经济支柱,总的来说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政府的眼光也很重要,柳东新区将成为柳州的第二个汽车工业区,第一个肯定是柳南区了。

宝骏和五菱他们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五菱宝骏」两大品牌的定位有什么不同曾经五菱与宝骏汽车绝对是合资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所谓“合资自主品牌”指的是以中外企业合营的模式运营,但并不像普通合资品牌一样使用外国商标,而是用自主品牌或打造全新品牌。

比如启辰、理念、之诺、领克等,在这些品牌中其实目前没有一个热销品牌,包括上市阶段红极一时的领克,在推出涵盖插电混动的十余个选项之后,最近一期的单月品牌总销量也不过是一万余量;但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宝骏的销量却非常高,只是宝骏汽车近期的销量也有大幅下滑,五菱似乎也遇到了危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品牌最终的结果会如此一致呢?下面就从两个品牌的定位差异与阶段性的变化来分析吧。

五菱的定位五菱汽车的前身是柳州机械厂,从六十年代开始打造拖拉机到90年左右生产微型汽车,这家工厂还是很有些沉淀的,但五菱这个品牌其实是很年轻的;由于同期的诸多车企都开始转型制造微型汽车(包括商用车型),而柳机又没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资源,最终因缺乏竞争力而几乎被淘汰,那么这时候的柳机和五菱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五菱从来不是一个自主品牌!

五菱汽车成立于1988年,前身是1982年柳州动力机械厂引进生产微型汽车之后,成立的“柳微”公司与桂龙和信翔公司以中外合资的方式打造的汽车品牌-「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在1996年时五菱汽车企业集团公司兼并了柳州机械厂,至此才有柳州五菱汽车,不过实际还是在1999年才正式挂牌成立,此时的五菱属于合资品牌。

2002年柳州五菱、上汽集团、美国通用三家汽车公司再次合资,此时五菱汽车在经历了一次变动之后再次成为合资品牌;也就是说五菱从创立开始就是合资自主品牌,那么这样的五菱为什么一点没有“高级感”呢?

原因在于五菱打造的车型均为入门级微型商用车,比如微面和微卡;这些车都是些价格低廉的工具车,而个人用户市场关注的主要是乘用车品牌,所以五菱在汽车爱好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其实一直都比较低。所以五菱也只能坚持造工具车,不过合资品牌的车辆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品质不高可价格却不低;核心因素主要是单车利润要两家或多家企业按照股比分配,没有足够高的利润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这也决定了五菱汽车的未来前景有些“迷茫”。

核心问题:微型商用车的技术门槛很低,五菱的竞争对手如果是自主品牌,那么五菱汽车将没有任何竞争力。

仅从技术来分析的话,五菱的微面实际没有任何竞争力,比如宏光系列的L2b发动机动力差油耗高,除了前置后驱以外没有其他特点;但同样使用这种驱动系统的长安、东风、北汽等品牌的面包车,在可以轻松达到相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作为自主品牌就能有效控制车辆的价格,理论上的车辆性价比是更高的。

所以五菱的危机感其实很大,虽然依靠美系通用技术的“品牌光环”实现了阶段性的热销,然而一旦合资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都在逐渐失去“高级感”,作为合资自主品牌的五菱也就走到尽头了。这点从五菱微卡和近期推出的承载式皮卡的销量与市占率即可得到印证,在面包车终将被皮卡取代的未来,五菱可能会被三振出局;这是能预测到的结果,于是五菱不得不退出了宝骏这个乘用车品牌。

商转乘是必然可五菱却没有成功想要在未来车市站稳脚跟,打造乘用车品牌是刚需;然而五菱汽车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储备,上汽持股50.1%是这家合资企业的中心,通用汽车持股44%也是核心,只有五菱的股比最低——曾经还多出10%,但最终用这10%的股份换了通用汽车淘汰的落后发动机。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是为了积累与研发打下基础,如此操作也无可厚非,但五菱至今仍旧依赖这些早已该淘汰的技术造车,这就足以说明五菱不是个有未来的品牌。

那么在上汽旗下定位最低、也不被通用汽车重视的宝骏,依靠五菱的技术虎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早期的宝骏汽车的热销只是因为价格低廉(略高于五菱工具车),设计感也算不错,这样的车在用户需求比较低的阶段是可以被认可的,不过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宝骏的失败也几乎是必然。

宝骏的销量下滑正在近几年中,510-SUV从销量看齐哈弗H6,到目前排名低至50名开外;剩下的530、RS-3、RS-5、RC-5、RC-6等车,包括预售阶段的RS-7和向往,这些车没有一辆热销车,其中除了530的月销量还能突破5k以外,其他多为三位数甚至两位数。可以说宝骏也已经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技术始终没有突破,但竞争对手却像“跳级”一样完成“小初高”到大学——五菱宝骏还在小学的阶段。

当然这也与宝骏汽车在没有技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提高车辆的价格定位;所谓未来的宝骏可能和启辰理念的前景相当了,这个定位高于五菱的乘用车品牌没有了继续打造的价值,五菱只能从主品牌开始转型;比如打造凯捷MPV和宏光MINIEV,尴尬的是凯捷也没有成为热门车,宏光MINI虽然销量很高但仍旧依靠低价格取胜,单车利润过低让上汽通用都失去了兴趣。

综上所述,五菱和宝骏的定位与定位的变化经历大致就是这样了,宝骏曾经是定位高于五菱的乘用车品牌,但在五菱亲自披挂上阵之后,实际上两个品牌没有什么定位的差异了;但是五菱毕竟没有割弃微型工具车,通用汽车的集团品牌形象也越来越差,所以五菱想要转型也非常难。

这两个品牌都是“现象级品牌”,任何“现象级”最终可能都是一现的昙花。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xny/1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