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内容

比亚迪销量暴涨超300%,蔚小理却环比大降!原因何在?

2022-09-08 14:48:03新能源1

这是一道“高考题”·环比大降的不仅是蔚小理自三月开始,各大汽车厂商的销量普遍出现环比下滑的情况,四月份的数据目前虽然只有少数厂商公布,但可以预测的结果是几乎还得全线环比下滑。

比如新势力三杰的“蔚小理”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神龙集团也不例外。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的下滑呢?有些观点认为是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问题,这显然是针对蔚小理;预计长城、长安、吉利、广汽、上汽等知名车企,包括其旗下的合资品牌的下滑幅度不会低于蔚小理,真正的原因是供应链的问题。

上海疫情的严重程度无需赘述,制造一辆汽车非常多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的制造商有相当一部分是环沪的;沪市的疫情导致了诸多工厂无法开工生产,近日数量减少后才开始陆续复工复产,那么在这个抗疫过程中,过于依靠这条供应链的汽车厂商则必然会受到影响。汽车缺一个零件都不算合格,车辆过不了质检,无法交付到用户的手中;所以才会出现一线汽车厂商销量集体下滑的现象,这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其中必然包括海外的因素。

为何比亚迪汽车能稳定交付量,实现双增长呢?

可以回顾一下2021年的高考试题中的“甲企业”,阅读材料的内容如下。

甲企业具备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专利,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其实甲企业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自研自产能力的企业。

实现这个结果的基础是坚持“高度垂直整合”模式,说白了就是要把车辆所需要的、从核心到基础的总成与零部件研究透,并且要具备生产它的能力;这就等于自己打造出一条汽车供应链,在不依托外部企业的前提下,能能够制造出一辆完整的汽车,当然诸如玻璃、轮胎或钢材等材料还是没有必要自产的,毕竟供应商很多。

这个模式在曾经看来是有些愚蠢的,因为不论在欧美、日韩还是中国,都已经有很多条完整的供应链,只要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团队就能以现有资源打造出汽车;重点是供应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依靠供应链体系中的竞争,可以以最低成本选择到需要的产品,这能够更理想的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所以甲企业以重资产投入研发、建设和生产,打造出一条只用来服务自己的供应链,成本会非常之高;回收成本的周期会非常之久;这样的模式很有可能拖垮一家企业,而这个所谓的“甲企业”就是比亚迪。

现在还认为比亚迪愚蠢吗?

汽车产业是欧美日韩和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曾经“横行”的基本都是外国汽车厂商,有大众奥迪、宝马奔驰、两田一产、现代企业等,这些西方汽车厂商几乎控制了中国汽车工业体系的命脉。

这绝对不是个健康的现象,所以发展自主汽车工业始终是国家战略,而强大的表现并不是依托供应链来造出高标准的汽车;因为这条供应链里有诸多的西方企业,这些企业是一定会保护好核心技术的,且必然会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的优势来遏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是有前车可鉴的。

比如某弗的SUV曾经为了采购某品牌的发动机,而被强制捆绑购买非常落后的4AT变速器;某综合实力足够优秀的热销中大型SUV正因为热销,且销量直接影响到了某日系中端车,结果被与该厂商有合作关系的日本变速器供应商卡了脖子,变速器断供直接让这款车从月销量可破万到月销量低至几百台。

供应链确实成熟,可这种供应链随时有“断链”的危机,断链的原因可能是疫情或者俄乌冲突,但在中西方支柱产业的对决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里,人为因素怕才是主要因素;所以想要不被这条供应链卡脖子,垂直整合、搞研发、搞建设、搞生产,这才是根基。

比亚迪以十余年的时间、以超高的投入进行垂直整合,具备了不依托供应链里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就能造出优秀汽车的能力;所以即便供应链断链也卡不了比亚迪的脖子,反之,仍旧过于依靠这条供应链的企业就只能随波逐流了。

其实比亚迪四月份的销量并没有大涨,只是足够稳而已,之所以会显得这么突出,无非是“同行的衬托”。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简单一点儿说:这就是组装厂和制造厂的区别。

建一个组装厂很容易成功,也很容易倒闭;

建一个制造厂困难重重,但生存能力也是杠杠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xny/2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