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由哪几个过程)
1. 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由哪几个过程
1、冰柜制冷循环过程
冰柜一般常使用R12作制冷剂,并广泛采用蒸汽压缩制冷方式,冰柜的制冷循环包括节流、蒸发、压缩和冷凝4个过程。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是蒸发压缩制冷系统的4个必不可少的基本部件。
(1)冰柜蒸发过程。蒸发过程是在蒸发器中进行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介质温度降低或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器制冷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量的多少。气态制冷剂流经蒸发器时不发生相变,不产生制冷效应,因而应限制毛细管的节流气化效应,使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必须是液态制冷剂。另外,蒸发温度越低,相应的制冷量也略微降低。并会使冰柜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循环的制冷系数下降。
(2)压缩过程。压缩过程在压缩机中运行,这是一个升压升温的过程。压缩机将从蒸发器流出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使蒸汽的压力提高到与冷凝温度对应的冷凝压力,从而保证制冷剂蒸汽能在常温下被冷凝液化。而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温度也升高了。
(3)冰柜冷凝过程。冷凝过程在冷凝器中进行,它是一个恒压放热的过程。为了让制冷剂蒸汽能被反复使用,需将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蒸汽冷凝还原为液态,向环境介质放热。
冷凝器按工作过程可分为冷却区段和冷凝区段。冷凝器的入口附近为冷却区段,高温的制冷剂过热蒸汽通过冷凝器的金属盘管和散热片,将热量传给周围的空气,并降温冷却,变成饱和蒸汽。冷凝器的出口附近为冷凝区段,制冷剂由饱和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放出潜热,并传给周围空气。
(4)节流过程。冰柜的节流阀是又细又长的毛细管。由于冰柜冷凝器冷凝得到的液态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要高于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在进入蒸发器前须让它降压降温。液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时由于流动阻力而降压,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散热和少许的汽化,因此节流过程是一个降压降温的过程。节流汽化的制冷剂量越大,蒸发器中的制冷量就越少,因而必须减少节流汽化。
2、回热制冷循环
为了限制节流汽化,从冰柜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应进一步降温,使其过冷。为了防止液击,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前就吸热升温,使其成为过热蒸汽。为此,在循环管路上加热交换器,使从冷凝器流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液态制冷剂同蒸发器流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液态制冷剂过冷,气态制冷剂过热,该过程称为回热制冷循环。
采用回热制冷循环不但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使制冷循环能正常进行,而且还能回收冷凝器的部分热量,提高系统的效率。
冰柜制冷系统并不加设专门的回热器,而是将蒸发器出口的低温蒸汽管(俗称回气管)与冷凝器出口的凝液管(俗称供热管)用隔热保温材料包扎在一起,使气液两管紧密接触交换热量达到回热目的。
2. 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
空调系统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压缩机在发动机的驱动下将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吸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再经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成为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于燥罐吸收潮气和过滤杂质,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气体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成低温、低压气态的同时与蒸发器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由液态转为气态需吸收热量)。
最后制冷剂回到压缩机,这样,制冷剂就经压缩、冷凝、节流、蒸发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重复循环,在鼓风机的作用下达到使车内温度下降的目的。
3. 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
制冷机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制冷机的原理:
①压缩式制冷机。依靠压缩机的作用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按制冷剂种类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以液压蒸发制冷为基础,制冷剂要发生周期性的气-液相变)和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以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为基础,制冷剂始终处于气体状态)两种,现代制冷机以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广。
②吸收式制冷机。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热化学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又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溴化锂吸收式和吸收扩散式3种。
③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依靠蒸汽喷射器(喷射式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
④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
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工作温度(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气体压缩式制冷机和半导体制冷器为被冷物体的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制冷量(制冷机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移去的热量)、功率或耗热量、制冷系数(衡量压缩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以及热力系数(衡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得到的冷量)等。
4. 制冷循环的特点和应用
1、循环范围区别:单循环冷冻室受控于冷藏室,只要冷藏室出现温差压缩机就会工作,这时冷冻室也要被迫制冷。冰箱双循环采用冷藏室与冷冻室各自封闭设计,形成独立的制冷循环系统,保证冷藏室内的空气不会进入冷冻室,冷冻室内的空气不会进入冷藏室;
2、耗电量区别:冰箱单循环压缩机会频繁启动,噪音比较大,耗电量也比较大。冰箱双循环比单循环启动频率更低,所以会相对更省电;
3、保鲜能力区别:冰箱的单循环会有较大的温差,保鲜效果稍差,而双循环的温度控制比较好,保鲜效果比较好。
5. 制冷循环的概述
制冷机(refrigeratingmachine)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
①压缩式制冷机。依靠压缩机的作用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按制冷剂种类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以液压蒸发制冷为基础,制冷剂要发生周期性的气-液相变)和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以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为基础,制冷剂始终处于气体状态)两种,现代制冷机以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广。
②吸收式制冷机。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热化学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又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溴化锂吸收式和吸收扩散式3种。
③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依靠蒸汽喷射器(喷射式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
④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工作温度(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气体压缩式制冷机和半导体制冷器为被冷物体的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制冷量(制冷机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移去的热量)、功率或耗热量、制冷系数(衡量压缩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以及热力系数(衡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得到的冷量)等。
6. 制冷循环工作原理简述
首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坏了,不好修,原理很复杂,如下: 溴化锂机组制冷过程包括了两个主要的循环:一个是溴化锂溶液由稀变浓,再由浓变稀的过程。
另一个是浓溶液浓缩时产生的冷剂蒸汽由汽变水,再由水变汽的过程。 这两个的过程是相伴同事进行的。溶液泵吸出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经低温热交换器,凝水热交换器和高温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高压发生器,在高压发生器中被高温的工作蒸汽继续加热。稀溶液浓缩成中间溶液,同时产生高温冷剂蒸汽(工作蒸汽放热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进入凝水热换热器管束外,加热管束内的稀溶液,加热后温度降低,流入凝水水箱)。 中间溶液经由高温热交换器管束外加热管束内的稀溶液后,温度降低,进入到低压发生器,在低压发生器中,被来自高压发生器的高温冷剂蒸汽再次加热,继续分离出冷剂蒸汽,而后中间溶液浓缩成为浓溶液。浓溶液经由低温热交换器传热管束外加热管束内的稀溶液,温度降低,进入到吸收器。 冷剂蒸汽通过隔板进入冷凝器,于管束内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冷剂蒸汽冷凝成为冷剂水,由于冷剂蒸汽冷凝是放热过程,所以循环水升温,由循环水泵送到冷却塔降温后,进入循环水池。冷凝器中产生的冷凝水经进入蒸发汽由淋激管喷淋到蒸发器管束上,根据水的特性在负压的条件下,蒸发温度很低,所以于蒸发器管束内的冷水换热,蒸发成冷剂蒸汽。冷剂水蒸发是吸热过程,所以冷水降温,由水泵送到用户,用户换热使用后,冷水温度升高,再有用户送回冷却塔进行一次降温后,进入冷水池。 蒸发器内的冷剂水蒸发后形成的冷剂蒸汽,由于吸收器于蒸发器腔体相连,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溴化锂浓溶液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在吸收器顶部经由淋激盘均匀喷淋下充分吸收冷剂蒸汽,形成稀溶液落入吸收器底部,同时产生的吸收热被吸收器传热管束内的循环水带走。如此循环,通过溴化锂溶液的浓度变化,而产生的冷剂蒸汽的两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