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内容

2021汽车行业标准? 2021年汽车行业分析?

2023-08-11 09:52:51企业动态1
<h2>一、2021汽车行业标准?</h2><p >2021年1月1日起,“国六”排放标准将正式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新车将不能上牌。从外,该通知还提到了,2020年7月1日前生产、进口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2021年1月1日前允许在目前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销售和注册登记。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实施国家确定的汽车排放标准。</p><h2>二、2021年汽车行业分析?</h2><p>2021汽车行业分析。第一,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消费群体在逐步接受新能源汽车,并在消费中体验到了低碳出行的便捷环保。</p><p>第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能增长较快,生产成本逐步降低,价格更加亲民。</p><p>第三,受疫情影响,汽车芯片供应不足,价格高企,抑制了产能释放。</p><p>第四,传统汽车类汽车需求在逐渐下降。</p><h2>三、2021年济南汽车行业分析?</h2><p>2021年的汽车行业总体前景非常好。</p><p>首先比亚迪官方宣布将入住济南,在济阳区设立山东总部。这无疑给济南乃至山东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带动。</p><p>其次特斯拉也有意在中国建设第二个厂址,而济南就是最有可能合作成功的一个省会城市。并且济南市政府已主动对接特斯拉总部。</p><h2>四、2021国内汽车行业概况?</h2><p>2021年国内汽车行业概况。</p><p>第一,汽车行业呈现产销两旺格局,但和前几年相比增长放缓。</p><p>第二,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欢迎,销量增长迅速。</p><p>第三燃油汽车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滑。</p><p>第四,国产自主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销量增长明显。</p><p>第五,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快,在解决动力方面投入大,产出效应明显。</p><h2>五、2021年汽车行业发展特点?</h2><p>1.中国自主品牌进一步分化,恒者恒强</p><p>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红利,中国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几年迎来了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截止至2020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平均每5个中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p><p>这也意味着提供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给予中国汽车品牌野蛮生长,哪怕部分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不够突出,也因价格优势等得以存活。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在2018年戛然而止。中国车市“退烧”,市场环境愈发恶劣,不少车企站在了被淘汰的边缘。</p><p>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曾熟悉的一些品牌慢慢消失了,众泰、力帆、猎豹、知豆……2021年,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继续,这份名单上的品牌数量还会增加,且淘汰的速度不会太慢。与此同时,已经经历了一轮轮残酷竞争的部分品牌站在了准一线的位置上,吉利、长城、长安三大巨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牢牢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将会对其它品牌造成更大的威胁。</p><p>2.德系日系主流地位巩固,美系韩系迎反弹</p><p>合资品牌方面,轱辘哥认为日系品牌与德系品牌两家独大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会瓦解,但美系品牌和韩系品牌经过几年的蛰伏与蓄力,有望迎来一波反弹。法系车努力的成效暂时未显现,想要重回主流行列还需进一步刮骨疗伤。</p><p>从1月的销量情况来看,日系品牌率先迎来开门红。一汽丰田今年首月共售出超84000辆新车,同比增长9%;广汽丰田1月份共售出89800辆新车,同比增长33%。本田1月份在华终端销量高达157457辆,同比小幅度增长4.8%。其中广汽本田1月份共售出67321辆,东风本田的终端销量为90136辆。日系三杰中的东风日产1月售出116066辆,同比增长25.9%。</p><p>据乘联会公布的1月厂商榜单,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位列冠亚军,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通用。南北大众合体占据的市场份额为18.5%,就市场份额来说,大众品牌仍远远超过其它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因此,轱辘哥认为德系和日系的主流地位十分稳固,暂无挑战者可以撼动。</p><p>美系车和韩系车的努力近来有目共睹,福特、别克、雪佛兰、现代、起亚,无不是针对中国市场加紧推出更多车型,起亚凯酷、福特锐际、别克艾维亚系列车型等,从销量到市场口碑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相较之下,法系车型在国内依旧是水土不服。</p><p>3.硬派、豪华,汽车消费新趋势</p><p>汽车消费者的审美一直在变化,从大气、中庸,到年轻运动,每一个时代的审美都有着标志性的印记。近几年年轻化趋势大行其道,个性和运动的车型更受欢迎。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硬派与豪华掀起了一股新潮流。</p><p>消费升级,带动了中国豪华汽车品牌的崛起。长城WEY与吉利领克诞生不过三年时间,累计用户已双双超过40万,并且这一基数还在不断扩大。这不仅给了这两大品牌继续扩张的信心,同时也会令其它中国品牌获得奋力向上的底气。长安与比亚迪的高端新品牌正在酝酿之中,红旗、上汽R品牌、东风岚图、奇瑞星途都已发起冲击,打造极具竞争力的豪华品牌将会是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共同目标。</p><p>硬派SUV与城市SUV在上一轮竞争中战况胶着,最后以人们更青睐于省油的城市SUV而结束对决。万万没想到,随着人们对个性车型的追求热情再度高涨,硬派车型的春天来得如此快。就在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紧凑型SUV发力时,长城另辟蹊径,先后推出长城炮皮卡,WEY 坦克300和哈弗大狗三款硬派车型,热度高,销量好,让其它品牌大跌眼镜。中国汽车行业向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轱辘哥预测2021年将会有更个性、更硬派的车型推出。</p><p>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爆发已经是预料之中,各大品牌的电动化趋势也会在2021年愈演愈烈。关于这一点,不用轱辘哥多言,从2021年的新车计划表已有明显体现。此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2021年或将迎来一次重大升级,更便捷更安全的无人驾驶离我们更近了。</p><h2>六、2021年汽车行业发展前景?</h2><p>1.中国自主品牌进一步分化,恒者恒强</p><p>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红利,中国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几年迎来了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截止至2020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平均每5个中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p><p>这也意味着提供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给予中国汽车品牌野蛮生长,哪怕部分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不够突出,也因价格优势等得以存活。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在2018年戛然而止。中国车市“退烧”,市场环境愈发恶劣,不少车企站在了被淘汰的边缘。</p><p>预判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三大趋势或将显现</p><p>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曾熟悉的一些品牌慢慢消失了,众泰、力帆、猎豹、知豆……2021年,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继续,这份名单上的品牌数量还会增加,且淘汰的速度不会太慢。与此同时,已经经历了一轮轮残酷竞争的部分品牌站在了准一线的位置上,吉利、长城、长安三大巨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牢牢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将会对其它品牌造成更大的威胁。</p><p>2.德系日系主流地位巩固,美系韩系迎反弹</p><p>合资品牌方面,轱辘哥认为日系品牌与德系品牌两家独大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会瓦解,但美系品牌和韩系品牌经过几年的蛰伏与蓄力,有望迎来一波反弹。法系车努力的成效暂时未显现,想要重回主流行列还需进一步刮骨疗伤。</p><p>从1月的销量情况来看,日系品牌率先迎来开门红。一汽丰田今年首月共售出超84000辆新车,同比增长9%;广汽丰田1月份共售出89800辆新车,同比增长33%。本田1月份在华终端销量高达157457辆,同比小幅度增长4.8%。其中广汽本田1月份共售出67321辆,东风本田的终端销量为90136辆。日系三杰中的东风日产1月售出116066辆,同比增长25.9%。</p><h2>七、2021年进汽车行业好进吗?</h2><p>2021年是汽车行业史上最好找工作的一年,整个汽车行业面临汽车人才短缺问题。</p><p>2021注定是汽车有史以来最为疯狂抢人的时代!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加入造车行列,小米、苹果、索尼、谷歌、百度、阿里、牛创科技、360等等倾巢而出,同时,汽车行业,也发起了抢人大战!所以今年这行业很有前景。</p><h2>八、2021十堰汽车行业会回暖吗?</h2><p>这个问题问得好,2021都快结束了,十堰汽车行业早就回暖了吧?</p><h2>九、2021中国汽车行业市值排名?</h2><p>2021国内车企市值出炉,相关媒体便统计了今年上半年来国内车企市值排名情况,广汽集团垫底,蔚来汽车第二,冠军比亚迪实至名归。</p><p>第十名:广汽集团</p><p>第九名:长安汽车</p><p>第八名:吉利汽车</p><p>第七名:理想汽车</p><p>第六名:小鹏汽车</p><p>第五名:恒大汽车</p><p>第四名:上汽集团</p><p>第三名:长城汽车</p><p>第二名:蔚来汽车</p><p>第一名:比亚迪</p><h2>十、2021年汽车行业受新排放标准的影响?</h2><p>2021年已开始实施的汽车圈5大新规:1、1月1日起,“国六”排放标准将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新车将不能上牌。</p><p>2、汽车年检改革:取消动力性检测、取消车速表误差检测、取消车内噪音检测、取消电子手刹检测、取消前照灯偏移量检测、取消悬架检测;新增轮胎花纹深度检测、新增汽车轴距检测、新增车辆举升装置。</p><p>3、车辆驾驶辅助开始有了“中国标准”;</p><p>4、2021年买新能源车继续免交购置税,同时继续享受购车补贴,只是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p><p>5、7座车型年检实行新规:6年以内的7至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p>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engcanghe.com/zxzx/qydt/9887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