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绿化发展状况如何?
一、我国西部绿化发展状况如何?
总的来说,我国西部植被覆盖率低,但发展态势良好,绿化面积正逐年扩大。当然,绿化面积的增加不是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生态工程项目开展所带来的,其中就包括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的““幸福家园——西部绿化活动””
———————————————————————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西藏、云南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土地面积达600余平方公里。这广袤的大地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已饱受土地荒漠化困扰,严重地威胁了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与周边人民的生活发展。
受大陆性气候和地区居民国都开垦放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西部地区的沙土面积每年正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植被数量大幅减少。对此,中国绿色基金会开展了“西部绿化行动”,旨在恢复西部生态,助力地方脱贫。
“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是一项将维护生态环境与扶贫完美结合的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贯彻落实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为打赢2020脱贫攻坚的决胜之战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采用生态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以“公益组织+政府部门+贫困家庭+农林公司”四位一体的新型生态扶贫公益模式,在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劳动脱贫、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生态保护与消除贫困建设活动。种植生态经济林,帮助项目区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妇女,通过参与生态经济林种植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和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当地恶劣生态环境和实现家庭可持续发展。同时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中国绿化基金会的知名度,增强其影响力与号召力,带动更多公众加入公益活动,提升国人绿色环保意识。
二、欧洲工业发展时期?
1769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这标志箱欧洲工业发展的开始。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三、欧洲工业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至19世纪。据可考史料记载,从公元前1世纪起在德国境内就有了炼制生铁的记录。12世纪出现了木炭高炉炼钢法,实现了铁矿石溶炼。但当时所炼制粗钢的含碳量较高,仍不具有锻造性。这一阶段的炼钢业因生产力水平所限,基本以大型家庭作坊的形式出现,产量极低,尚未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
第二阶段, 1811年至1914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新的生产交通工具的发明对钢材需求量急速增加,直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式炼钢法也纷纷问世。19世纪初搅炼法(Puddel-Verfahren)[i][1]被引入德国,,开启了德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序幕。1811年,阿弗瑞德·克虏伯(Alfred Krupp)在埃森(Essen)建立了德国历史上第一家铸钢厂,随后在鲁尔区(Ruhrgebiet)各类炼钢厂纷纷建立。1850年普鲁士地区钢铁业的雇员数已多达13500人,产量突破了21万吨。1864年德国工业家弗里德里希·西门子(Friedrich Siemens)和威尔翰姆·西门子(Wilhelm Siemens)与法国人皮埃尔·马丁(Pierre Martin)共同发明了平炉炼钢法(SM-Verfahren),这是德国钢铁工业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德国一直使用长达132年,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炼钢技术之一。炼钢技术的提高加速了钢铁工业地区聚集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1887年阿弗瑞德·克虏伯去世时克虏伯钢铁厂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000名员工的钢铁巨头。从1811年到1914年这100年之间,德国钢铁工业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到一次大战前行业雇员总数达44万余人,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之多,钢铁生产总量到20世纪初已经突破200万吨,奠定了德国工业强国的基础。
第三阶段,1914年至1945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其钢铁工业也进入了垄断扩张阶段,经济垄断与政治独裁相结合及钢铁工业的全面军事化成为这一时期德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战后德国钢铁工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以迅速恢复,到1929年德国再次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产钢国。1931年弗里茨·蒂森(Fritz Thyssen)加入纳粹党,标志着德国钢铁工业全面与纳粹势力结盟,而另一家钢铁巨头克虏伯钢铁公司则大发战争财,成为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客观上两次大战刺激了德国钢铁工业的井喷
四、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欧盟针对境内新能源汽车的干预,欧盟各国都推出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除了刚刚脱欧的英国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方面出现退坡外,其余欧盟国家均加强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计划,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五、欧洲西部工业发达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首先,欧洲西部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欧洲西部有着完善的金融和法律体系,这为企业融资和法律保障提供了保障。此外,欧洲西部国家的政府为产业提供了支持和优惠政策,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最后,欧洲西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不断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总之,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六、欧洲西部农业发展前景?
欧洲西部广义上的范围主要是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含以上国家)以西的欧洲,该地区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多以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畜海产养殖和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种植业为主。该地区除了法国和德国,其他国家由于土地狭小经济回报工业城市用地等原因,大宗低经济效益的粮食种植虽然单产高(如大米,小麦,玉米)但产量都很难满足需要,多依赖进口。
具体细分欧洲西部又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德国奥地利的农业主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农产品加工产值不甚重要。种植业主要有黑麦,燕麦,土豆,甜菜,同时畜牧业,乳畜业也比较发达。
法国农业则呈现多样性,由于法国领土相对广袤且日照以及土壤肥沃,法国既是世界主要的基础粮食出口国,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国,法国主要大宗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葡萄,橄榄。
意大利为首的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农业则全力发展高经济作物,以意大利为例,橄榄和橄榄油的提炼,葡萄和葡萄酒在世界出口的高附加值农业产品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的橄榄油和葡萄酒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在4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水果蔬菜也是这地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
大西洋沿岸周边国家以英国荷兰为例,由于气候以及历史传统,畜牧业和乳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荷兰丹麦农业由于土地狭小采取了专业农业方法,专攻乳畜业,奶酪加工是这个地区农业产值的关键。英国则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则不占主要地位依赖进口,农业加工主要为肉类加工,同时该地区是世界主要海洋渔场之一,周边国家渔业捕捞以及加工也在农业结构中有着重要地位
七、私营手工业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民营手工业经春秋战国和秦汉发展以后,魏晋南北朝受重创,到隋唐才得以恢复。
中国古代手工业特征:农业的补充与从属;历史悠久,领先世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
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日用工艺品的工艺美术。 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手工艺品由自然材料制成,能够无限量制作。此类产品实用、美观,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和重要性。“工艺”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是指一种特殊的工艺技能,尤其指手工艺术的诸多门类
八、欧洲西部的工业以什么为主?
制造业为主。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才是真正的情,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制造业是指把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产品的产业部分。本区很多国家从国外入口原料、燃料、食粮,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欧洲西部工业主要分布在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之间。主要的工业区有: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地区及英格兰中部地区等
九、欧洲西部的工业有哪些特点?
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工业地位: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升差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业特点: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把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各样产品的部门)
工业分布特点: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主要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格兰中部工业区;伦敦地区工业区.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该地区的国家都比较小;为了便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在该地区成立一个经济、政治组织,欧洲联盟.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十、北非西部沿海发展什么工业?
北非西部沿海发展航运,磷矿开采,石化,皮革,石化等工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