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这些天一直在云南,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云南人很爱吃米线,他们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米线,但是这种著名的小吃,却很难在云南省外出现。遍布云南的米线,为何在本地很火却走不出云南省?3个原因很现实。
在讲米线之前,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云南省外那些所谓的过桥米线,压根就不是米线,就学了一个形式,而且这个形式都学的比较粗糙。所以当你在某个商场吃到了云南过桥米线,千万不要认为这个就是云南蒙自过桥米线的味道。不然的话真的是“误会”这种特色小吃了。
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都喜欢吃米粉,云南人却独爱吃米线,那米粉和米线是一种东西吗?当然不是。
米粉是将大米磨浆后直接制成的,它的粗细用机器的模具而设定,通常的话,都会粗一些,这种米粉在云南也有,只不过叫干浆米线,事实上云南人吃这种是非常少的,基本不受欢迎;云南人的米线,它是酸浆米线,也就是把大米发酵,再经过磨浆压出来的米线,制作过程相对更为的复杂。
米粉很滑溜,而米线口感更为粗糙,因为经过了发酵,所以最佳的品赏期,就只有上桌以后的那段时间,时间久了,就变得软趴趴的失去了韧劲和口感。
为何米线在云南很火,却始终出不了省。
01 | 米线吃法太杂,各地有各地的吃法,谁也不服谁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饮食和其它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比如吃米线,昆明人可能喜欢吃小锅米线,但是到了蒙自他们就喜欢吃过桥米线,在普洱则很多人喜欢吃豆花米线,如此多的吃法,对于普及化还是很有难度的。
这也导致米线不同的吃法,终归只能符合少部分人的胃口,很难再普及开来。
02 | 配料很难模仿,比如本地的香辛料,出了云南也很难找到
在云南吃米线,可不单单是吃米线,一碗普通的米线,它的配料才是灵魂,随便进一家米线店,桌子上会摆满了各种调料,芫荽、小米辣、折耳根、花椒油、青酱、酸萝卜、酸白菜等等,一碗米线,需要配上十几种调料,这个复杂程度,在餐饮行业还是相对较少的。
03 | 没有过硬的品牌,不利于普及
想要走出省,势必要过硬的品牌,虽然过桥米线在省外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却不能代表云南的过桥米线。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一大碗滚烫的鸡汤,搭配十来个两寸小碟,碟子中分别是火腿片、猪里脊片、鸡肉片、鱼片、腰片、鹌鹑蛋、葱丝、韭菜、香菜、豆皮、豌豆尖、绿豆芽、酸盐菜等等。
这个鸡汤都是正宗熬好的鸡汤,把米粉放进去,再把配菜放进去,最后自己还可以添加其它的配料,一碗过桥米线下来,碗里至少得十几种的配菜。主料、辅料、配料、调料,每一种都特别的多,像这种吃法,出了云南,基本没有。
遍布云南的米线,为何在本地很火却走不出云南省?这3个原因很现实,说到云南的米线,有点像陕西的面,品种太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